第2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白了诸多不同的立场, 便能看清世间的真相。
  正这时,就听赵鸿煊清了清喉咙打断众人恭维, 他目光在众臣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宋三郎身上。
  赵鸿煊缓声道:“昔年文远在中州赈灾,勇谋兼备,当真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朕铭记至今。
  眼下用人之际,卿可愿临危受命,负责京城的灾后事宜?”
  “陛下信重,臣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望。” 宋三郎回答得简短且坚定。
  他丝毫不意外皇帝会点他的名,站在皇帝的立场上,他要将自己调回京城,就得提前做做铺垫,眼下救灾要调动多方人力物力资源,正是铺垫的好时候。
  宋三郎明白,其他人也不傻。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他要给宋三郎镀金,否则昨日那等危急情况怎不让宋三郎临危受命?
  还不是因为炸堤之事说出去名声不好听。
  散朝之后,皇帝令宋三郎单独留下,群臣议论纷纷。
  不少人猜测宋三郎可能会是下一任宰辅人选。
  杨志不以为意,只要忠亲王不肯交权,朝廷的主要矛盾便是军权之争而非相权之争,皇帝大概率是要宋三郎留在京城以防止忠亲王继续坐大。
  所以,自己目前最大的对手仍是范盛。
  不说众臣心思,宋三郎出宫后即刻赶往户部衙门,同时召集户部、工部、兵部等人成立临时“灾济处”处。
  救灾如救火,这雨会不会继续下还不好说呢,必须做好两方面准备。
  其一、组织兵士、工匠、民工等人对堵塞河道进行疏通引导,加快通过运河往外泄洪,同时对一些危险河段采取加固措施谨防内城河道决口。
  其二、组织人手迅速对受灾最严重的南城进行救援。
  宋三郎正安排着,景辰进屋来,三郎看了儿子一眼,景辰上前递给他一沓文稿。
  三郎垂眸看去——
  文稿最上方用端正小楷写着:关于灾后救援的若干建议。
  第一条,灾情收集。
  组织人手,依据受灾范围、受灾人口、人员伤亡、房屋损坏,以及堵塞积水严重程度等情况绘制详细的灾情地图。
  可依照灾情地图划分若干救灾区域,每一区域由专人负责,重点区域重点救援,哪个区域的救援出了问题便找哪个区域的负责官员说事,确保责任到人。
  依据灾情地图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优先保障食物与药物供应,防止瘟疫产生,同时,所有资源调配时需一一登记造册。为防物资发放延误,只需申领人签字即可批准,但会进行事后审核追责,确保责任到人。
  第二条,救援与动员……
  宋三郎什么也没说,默默把手上文稿交给旁边张璟。
  张璟看完也什么没说,默默把文稿又传给了何府尹。
  何府尹把文稿递给工部秦尚书。
  秦尚书:“!!!”
  不经历个十次八次的水灾救援,写不出这东西来。
  所以宋三郎,你儿还是人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