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尚书(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琰拜谢,曹操又问些闲事,崔琰答的妥帖,不多时便躬身告退。
  曹操允之,崔琰自去。
  崔琰心中苦叹,尚书,掌管一切文书之事,可以说,尚书是丞相的继任者,但是他在要做的这个尚书,非大汉之尚书也,乃魏公之尚书也。
  崔琰长叹一声,这跟想的不一样啊!
  御史大夫,三公,几乎是帝国最高层的那一批了,尤其是现在的汉帝……
  然而尚书,曹操封地的尚书,其实跟东曹掾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提了提级别,根本参与不到帝国的根本决策中去。
  崔琰长叹一声,不行,得接触一下了,反正曹昂走了,只消小心些,定然无碍!
  却说曹昂归徐州一路跋涉,十数日方至。
  杨修等来迎,曹昂与众人入城,“诸公,这年过得可好?”
  众皆称好,曹昂笑道:“年已然过,那徐州大考也该有个交代,来,入府议事!”
  众皆拱手拜而称“诺”,随曹昂入官署之中。
  曹昂使人从行李中拿出那些卷子,又亲归府中将另一部分卷子取来。
  “来,挑出前五百份,前三百六十五份着重看,后一百三十五份若是有更好的,也可挑出来共阅!”
  “诺!”
  陈登、杨修、石韬、鲁肃、曹昂五人共为此事,前一阵子鲁肃多往来于青徐之间,忙着带奴隶建设青徐之间,助青州商贸更上一层楼,一直在青徐边境,曹昂也没扰他,卷子也没给鲁肃。
  五百份不多时便挑了出来,因为曹昂给的评分标准有九等,每个题都要给一个评判,所以筛选还真不是个简单的活。
  当然五人一块做,效率自然是高。
  五个人一边总分一边评判,有言论高妙的卷子,定然将之择出来好生评判一番。
  “主公,依吾之见,此张卷方为榜首!”杨修拿着一张卷子,颇有种洋洋自得的意味,毕竟这张卷子是从自己手底下走出去的,那自然与有荣焉。
  曹昂取过卷子来一看,普通的论述题都是“上中”“上下”之评,唯有“军策”一题,他此人竟得了“上上”之评!
  军策这道题的题目是:汝孤立无援,只有一万军马,五万民,城外四门分别是曹昂、吕布、赵云、马超四人各引三千军攻汝,汝当何为?
  此人答的是“投降”。
  当然,长篇的论述中,此人先写的各种攻杀推演,虽然有些乱,但是通晓军略的人都知道,这是各种计谋都用上之后依旧是死路才有的表现。
  因此不算失分项,而且他是穷尽了所有的谋划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
  最后还来了一句:若是不降,恐城中民众为蛮人所戮。
  不似其余的考生那般,上来先说曹昂多么多么强,战无不胜,吕布多么多么强,天下第一猛将,赵云、马超又是能跟曹昂交手的人物,如何如何。
  真正军略推演的,不过数人,而且这数人之中,唯有此人写的完善。
  曹昂点了点头,“暂且放在一旁,最后评判。”
  曹昂终究是没忍住,将此人糊名的纸撕开看:郝昭。
  曹昂懵了,郝昭?不是在北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