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废后之子(重生) 第10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显旸笑说:“这是秦州知州送到京中的,我不过是借花献佛。”
  “四哥,西秦人也拜佛?”允王好奇心起,“我一直以为西秦人和国朝风俗大相径庭呢。”
  “西秦百年前原本就是汉家属地,只因战乱割据而断绝往来。国朝该有的风俗自然都有。而且还多了些异域风情。沈知州在当地偶然发现一座庙宇,因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偏偏这一座佛像完好无损。沈大人觉得灵验,便送进京中交给我安置。”
  皇帝笑道:“这东西竟还有这样大的来头。既然是秦州献给你的东西,你又送给朕,岂不是辜负了他的美意?”
  “秦州的一切,自然都是父皇的。只是秦州偏远落后,不像其他地方富庶,能入父皇眼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儿臣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佛像稍可寓目,还望父皇海涵。”
  “嗯,你的孝心,朕明白。秦州刚刚设立,百废待新,一应当地徭役赋税,都先减免三年再说。”
  周显旸立即向皇帝谢恩:“儿臣替秦州的百姓谢过父皇隆恩。”
  启王放下酒杯笑道:“四弟可真是会办事,一座佛像让父皇这么高兴,还减免了秦州的税负。想必秦州的百姓,必定对你感恩戴德,奉为明主。”
  这话说得露骨,周显旸回道:“减免赋税的是父皇,秦州百姓要感恩的自然是明君。”
  还不待他说完,皇帝就问启王:“要不你跟显旸换一下封地,把湖州给显旸,把秦州的好差事和好名声都给你?”
  启王哪里肯,当即变色道:“儿臣不敢。”
  允王笑着打圆场:“四哥,你送了这么好的寿礼,叫我可难办了。”
  允王夫妇随后起身,允王亲手拿着展开的画像,走到皇帝面前:“这是儿臣花了足足一年时间画成的,父皇别嫌弃。”
  皇帝看着自己林间对弈的画像,捋须大笑。
  皇太后在一旁打趣:“画得真好,这神情活灵活现的,只是皇帝哪有这么白?”
  “母后肌肤胜雪,怎么不传给儿臣呢?”
  “皇帝太像先帝了,你看看你姐姐,肌肤就像哀家。”
  长公主笑道:“女儿像娘亲,儿子像爹爹,这才是母后会生养呢。”
  皇太后一脸慈爱地看着满堂子孙,皇帝也对允王说:“你们都很用心。你们的孝心,朕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分高低而差别看待?看到你们个个成家立业,手足和睦,就是太后和朕最高兴的事。”
  说起这个话题,厉王夫妇立即把头垂下去了。
  众人皆道:“谨遵父皇教诲。”
  寿礼献毕,歌舞表演开始,寿宴也热闹起来。
  席间,启王忽然给煜王敬酒:“四弟这些日子辛苦了。在外奔波多日,幸好如今能赶上父皇的万寿节,不然皇祖母和父皇断不会如今日这般高兴。”
  这话说的,像是好话,可是一点也不中听。
  太后脸上登时就不好看,仿佛刚才皇帝说的那番话都被启王王当一阵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皇帝对这个皇长子也是恨铁不成钢,当着众位皇室宗亲的面,大好日子也不想责怪他。
  庆王接过话头,也敬了煜王一杯:“四弟能征善战,水患也治理得好,秦州那么艰险的地方,只有四弟能揽下这摊子。没想到 ,连科考之事,也办得这么利索。将来渝州这批读书人若入仕途,都会很感激四弟的。”
  周显旸饮尽一杯,笑道:“皇兄谬赞,父皇有心历练,我才有机会在外奔走。二哥在朝中为父皇选贤举能,更是忙碌辛苦。”说完,他又重新斟了一杯酒,回敬,“离京短短时日,二哥已经加封七珠宝冠,实在是大喜。回京仓促,未及上门庆贺,在此薄酒一杯,为二哥贺喜。”
  这话一说,启王厉王的假笑登时都挂不住了。
  启王作为皇长子,至今只戴五珠金冠,原先厉王借着皇后和永安侯之势,踩到他头上也就罢了。现在连庆王也越过他去,岂有自在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