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妇女瞪了儿子一眼,说:“你懂什么,说不定是排病反应呢?”
  另外两个家属倒是没说话,但他们神色中都隐隐有几分焦虑,估计也挺着急的。
  排病反应?程钊明心知这可不是排病反应的事,应该是他没抓住关键问题,所以患者服药无效,甚至还产生了不良反应。
  他其实想跟罗裳商量下,罗裳有自己的路子,他觉得从她这里他或许能受到一些启发。
  但罗裳太年轻了,要是在青州,家属或许还能信她。可这里是汇川,谁认识她啊?
  正犹豫着,患者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孩打量了罗裳好几眼,罗裳注意到了她的眼神,便回看过去。
  年轻女孩看到了她的正脸,看清楚后她惊讶地捂住嘴,问罗裳:“你是不是姓罗?是个大夫,还上过报纸?”
  “我家里有报纸,好象是十一月份的。”
  “是青州日报还是商报?”罗裳也不清楚这女孩说的是哪一份,但她确实上过报纸。
  女孩子惊呼道:“你还上过两次报纸啊?”
  家属也惊讶地打量起罗裳来,心想这姑娘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还上过两次报纸。
  更离谱的是,还有青州日报这种重量级的报纸。
  像这种日报,各地政府机关肯定要订的,领导也会看。普通人哪能有机会登上这类报纸呢?
  患者好奇地碰了碰自己女儿:“小语,你说是是谁啊?”
  第122章 专家
  小语指着罗裳说:“就是她啊, 我在青州日报上看到过她的新闻稿,上边还登了她的照片,刚才进来我就觉得她眼熟。”
  名叫小语的年轻女孩简单地说了下报纸上的内容, 同来的几个家人难免对罗裳好奇起来。
  “小姑娘,你还上过报纸啊?我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上过报纸的人呢。”患病的老太太一边说话一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罗裳。
  这个患者已经来找过程钊明两次,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她还不想换大夫, 想让程钊明再看看, 面对这份信任, 即使是程钊明这样的名医,也会感到压力,内心里会怕辜负了患者这份信任。
  所以, 在看到这个患者时, 程钊明有意和罗裳商量下,看看她能不能提出些新的想法, 有时候总是一个人思考,有可能陷入到死胡同中。
  他还怕这家人不认可罗裳的能力呢, 有了这个小插曲,倒好办了。
  他就道:“小罗跟我师出同门, 是我小师妹。她入门比较晚, 不过她极有灵性,又努力, 现在她的医术已经很成熟, 对很多疾病也都有自己的见解。”
  “大姐,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吃药有效果吗?如果还是不行, 我想请我小师妹跟我一起瞧瞧这个方子,看看有没有改进的空间。你们几位是什么意见?同意吗?”
  老太太看了看身后的家人, 尬笑了下,“那个药……还行,我吃完了好一点。”
  她不太好意思说真话,怕给程钊明增加压力。倒是她女儿挺高兴,见家里其他人没意见,就跟程钊明说:“多一个人商量当然好,我们没意见。”
  “其实我妈这两年没少看病,开过不少药了,都没用。”
  “程主任你也不用急,我妈浑身上下哪儿都不舒服,好象没得什么特别严重的大病,但毛病太多了,挂号我都不知道该给她挂哪一科,可能不太好治吧。”
  像这样善解人意的家属和患者也是经常见的,越是这样的人,程钊明越希望给人家把病治好。家属既然没了意见,程钊明就道:“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就让我师妹也给大姐把下脉吧。”
  于是,罗裳坐到了程钊明另一侧,开始给患者诊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