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诊室里有人发出善意的笑声,中年男人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告诉罗裳:“大夫,我答应你,我以后一定少喝酒多吃青菜,你给我开药吧。”
  罗裳点了下头,很快把药方写出来,让他去抓药。
  中年男人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夫,我认识的一个小姑娘也有湿疹,她比我轻点。可她滴酒不沾啊,还不爱吃肉,那她为什么也会这样?”
  罗裳轻松答道:“这个要看她的具体情况了,不只是喝酒吃肉容易生湿热,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刚才说的话和开的药方都适合你这样的情况。如果换人来,方子要调整下,不过几种主要药材是相同的。”
  “这样啊,那我就不打扰大夫了,过几天药吃完了我再过来吧。”中年男人拿着药方去抓药,下一个患者很快走过来,轻轻地坐在罗裳面前。
  这是个年轻女孩,年龄跟罗裳相仿。但她太瘦了,走路轻飘飘的,即使穿着棉袄,也显得很单薄。
  “大夫,我没力气,干什么都没劲,很容易累。亲戚说我气虚,给我买了黄芪,吃了二十多天了,感觉没什么用,你帮我看看吧。”
  年轻女孩说话很客气,说完基本情况后,就安静地坐着,把手放到了脉枕上。
  这小姑娘身体太差了,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跑一样。再听她吃过黄芪,罗裳不由得暗暗叹气,心想她幸亏早早来诊所,要是再胡乱补下去,身体只会更差。
  做完诊断后,罗裳问这小姑娘:“吃完黄芪后,你有没有口干舌燥的感觉?身体有燥热感吗?”
  经过她提醒,这姑娘才回忆起最近一些不对劲的事。她连连点头:“对对,自从吃这个药,我就容易口渴,身上也会热烘烘的。我以前手脚就容易热,晚上睡觉也爱蹬被,吃这个药好象还严重了。”
  “怎么了,这药不对吗?我亲戚平时爱看医书,还说黄芪补气,她说黄芪挺适合我这种情况的。”患者追问道。
  罗裳耐心地解释着:“黄芪确实能补气,你也有气虚的现象。可是你太瘦了,平时还有阴虚燥热的症状,属于气阴两虚。黄芪它是温补的,你这种情况用黄芪并不合适啊。”
  “再说我平时就算用这个药也不会单用这一种,还得搭配其他药,主要是怕温燥太过。”
  “你这么瘦,即使和其他药搭配,现阶段我也不会给你用黄芪的。如果现在要补气,你可以用西洋参,这个不热,也能补气。但你不要自己乱用,吃多了说不定会拉肚子,适量为好。 ”
  患者没接触过中医,虽然不理解,但她记忆尚可,罗裳说的她都记住了。
  “大夫,那要怎么治呢?”年轻姑娘急切地问道。
  张富祥也想听听罗裳会怎么说。刚才罗裳所说的医理他都清楚,但他不确定罗裳治疗的思路会跟他一样。
  既然来了,他心里又有气,自然带着几分挑剔的心思。所以罗裳跟患者交流时,他一直在认真听,试图从这些话语中找出有问题的地方。
  但罗裳却没给他这个机会,无论是诊断速度,还是跟患者的交流,张富祥都挑不出毛病来。
  她跟患者交谈时,既有几分游刃有余的松弛感,还很温和,会让病人产生一种受尊重的感觉,所以患者跟她交流都挺愉快的。
  这种治疗氛围,全靠医生自身的专业和处事能力带动,跟他师父齐教授看诊时还挺像的。自从他师父调走后,他已经挺长时间没见过中医诊室门庭若市的情景了。
  这时罗裳已经给那年轻女孩开好了药方,嘱咐她:“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脾胃,你太瘦了,看着有一米六了,才八十斤左右,胳膊都摸不着肉。这样不好,至少要达到九十多斤吧。”
  “可我真吃不下去,总觉得没胃口。”患者倒是没什么意见,但她这几年就没胖过,她怕达不到罗裳的要求。
  “没事,我给你开的药找吃着,吃一段你就能有胃口了。先养好脾胃,再说别的。只要脾胃养好了,你身上肌肉就容易生长起来,脾主四肢,主肌肉嘛。”
  “去吧,找小岳抓药。”罗裳把药方递给这年轻女孩,已经准备叫下一位过来了。
  年轻女孩却指着旁边的柜子:“大夫,头发有点薄,靠墙那个柜子上摆着生发膏,我想买点,你看合适吗?”
  “也行,可以先买点。如果效果不明显,过阵子再找我另开副生发的药方,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罗裳同意了。
  小姑娘自然很高兴,“那太好了,我就盼着头发能多点。要不然我真担心过几年头皮露出来。”
  她欢欢喜喜地去拿药,却提醒了诊室里的一个男患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