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瞧他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你们医院自己没经营好中医科,好中医让你们给遣走了,留的大夫水平不够,没有病人上门,可不就挣不到钱吗?
  四院那边的中医科怎么就那么好?还有民间的一些诊所,不也是每天人满为患吗?
  程钊明朝其他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再跟高副院长争执。
  他自己则什么都没说,先打开一个袋子,伸手从袋子里掏出一把当归,看了看,示意旁边另一位专家也过去看看。
  那位专家瞧了一眼,又把手上的当归片翻了翻,随后他摇摇头,说:“油性太差,次品。”
  几个人又往深处掏了掏,底下掏出来的跟上层都差不多,很明显,这一袋子标记着当归的药材虽然是当归,但品质很低,属于劣等货色,进价自然很便宜。
  罗裳跟着调查小组的人进了中药房,她比较低调,刚进来时又站在几位专家身后,所以高副院长等人并没注意到她。
  等到她也跟着进了药房,众人才留意到了这个年轻的女大夫。高副院长已经想不起来她是谁了,医务科主任却还认识罗裳,罗裳离院时的手续就是他办理的,所以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还惊讶地跟罗裳说:“罗大夫,你怎么也在这儿?”
  罗裳淡淡地说:“跟着大伙一起来工作。”
  说话间,她已打开了一个标记着当归的袋子,捆扎袋口的绳子一打开,她就闻到了装在袋子里面药材的味道。
  这个味儿不对,不是当归!
  对于各种药材的性味归经,罗裳是从小就熟练掌握的,所以她闻了闻,就知道这袋子里的药不是当归,应该是独活。
  几十年后市场上不少当归就是用独活来冒充的,跟当归比,独活可要便宜多了。
  但这时候药材做假还不普遍,所以用独活代替当归的倒是不多见。但八院药房这袋子当归,却是用独活代替的。
  罗裳抿着唇,掏出来一大把,在手上一片一片快速翻看着。她的举动引起了几位小组内专家的注意,有人便走了过来,从她手上捡起几片药,这一看,这些人也看出了问题。
  有人跟程钊明说:“老程,你过来瞧瞧,这是当归吗?这明明就是独活。”
  “就是独活!”另一个人也说道。
  “我看看。”程钊明走了过去,在袋子里翻捡一番,他的脸也沉了下来。
  刚才那袋子里的药好歹还是当归,就算差一点,至少药是对的,也能起些作用。罗裳打开的袋子里装的甚至连当归都不是,是作用与当归完全不同的独活。
  程钊明没看高副院长什么反应,他把罗裳打开的袋子提起来,放到一侧空着的墙边,一边示意手下人做记录,一边跟其他人说:“品类与标签完全不符的放在西边,质量低下但品类与标签符合的放东南角……”
  在程钊明的指挥下,众专家对每一袋药材都进行了检查,不仅检查袋子上层,中层和底层也全都要查。
  他们原本是要先抽查下,但看到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差,先是现场环境让他们不满,再是高副院长拿话呛人。这也激起了这些中医专家们的逆反之心。
  别看他们都已是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岁的人,但谁还没年轻过?谁还没点性格了?
  他们这些人,都有了一定的成就,出去都是挺受人尊重的,平时也鲜少有机会凑到一起,因为都忙。好不容易一块干点检查药材的基本活计还被人挤兑,他们能服气才怪!
  眼见着放到西侧和东南角的药材越来越多,高副院长面色也不好了。他沉着脸看着被检查的药物越来越多,药材检查完了三分之二时,高进终于到了。
  他是被人推进来的,左腿上打着石膏,来的时候还在打吊瓶,脑袋上也被人用纱布包扎起来,一只眼甚至还有点青肿。
  程钊明等人只瞧了他一眼,就把视线移开了,继续检查工作。
  等那些药材终于一一堆好,高副院长不等程钊明等人发问,就冷笑着说:“程主任,你们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了?”
  “我承认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失误,该查。但你们查也不是这么个查法吧?一般情况下都是抽查,你们今天的做法,让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在针对我或者是我们八院。这我就挺不理解的,我到底哪儿做得不好,让诸位如此不满,这么针对我或我们八院?”
  程钊明又不是被人吓大的,面对高副院长的质问,他并未生气,仍和气地道:“高副院长想岔了,我们这个小组接下来会很忙,要查的可不只是你们八院,市内其他三甲医院全都要查,也不只是青州市,我们汇川市也要查,其他市几个主要大医院也不会例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