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耿致晔点一下头,端着菜去厨房。
  叶烦扶着门框问:“早上还炒菜啊?”
  “中午做。中午太热,我趁现在清凉洗干净放橱柜里。”耿致晔把菜放橱柜里备用。
  叶烦不见小姑子,又问:“小勤呢?”
  “买豆腐脑油条去了。”
  叶烦愣了一下,看着冒烟的锅很是诧异:“你没做早餐?”
  “做了。包子和鸡蛋。”耿致晔把热馒头蒸鸡蛋的炒菜锅端下来, 用钢筋锅煮绿豆汤。
  叶烦糟多无口。
  市区有一家包子铺,这两年自己干的个体户, 每天早上找于家村的人买菜买肉现包现蒸。天热起来,叶烦怕中暑, 也担心她婆婆中暑, 听于小舅说那家馒头实在, 包子比自家做的味道好, 她有空就去买两包塞冰箱冷冻层。
  大宝和二宝的雪糕冰棒被挤到一角就抱怨妈妈懒。叶烦回道:“你俩不懒你俩和面, 一个揉馒头一个包包子。”
  俩崽子偃旗息鼓。
  现成的包子和鸡蛋放箅子蒸熟便可, 耿致晔也好意思说他做饭。
  大汗淋漓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搞一桌满汉全席。
  叶烦无语地摇摇头去公厕。回到家刚洗脸,耿致勤端着竹筐和小锅进来,叶烦喊耿致晔, 耿致晔出来接过去就送到正房。
  叶烦到正房看到锅里半锅加了豆腐脑的胡辣汤,不由得睁大眼睛:“可以这样吃?”
  耿致勤不确定地说:“可以吧。我看很多去上班的人过去吃。对了, 就在咱家胡同口。听李大妈说卖饭的男人是首都人, 女人是外省的。男人跟你年龄相仿,感觉像下乡到农村, 家里兄弟姐妹多回来没工作没房干脆在农村结婚。”
  留在农村这种事太常见,叶烦闻言不意外:“胡同口还有店面?”
  “在胡同口旁边挨着人家墙根支个摊子。说之前征求过大家意见,要每月给咱们几块钱。李大妈说分到每家每户只有几毛钱,咱们不差这点钱就算了。前提走的时候把垃圾收拾干净。”耿致勤之前也不知道这事,“肯定我妈觉着不是什么大事就没告诉咱们。”
  叶烦随口问:“除了大爷大妈其他人也没意见?”
  耿致勤摇头:“这条胡同除了咱家每家都有一两个下乡的,大家能理解那对夫妻吧。对了,房子租在张小明家隔壁。李大妈说几家租一处房子,其他人也是卖早餐。”
  “自食其力,挺好。”叶烦拿根油条咬一口,外酥里嫩,不像之前吃的要么炸透了,要么软趴趴的,她不禁说:“手艺不错啊。”
  耿致勤:“胡辣汤也好喝。跟在饭店吃的差不多。不过比饭店便宜。嫂子,这么便宜赚谁的钱啊?”
  叶烦:“胡辣汤不赚钱,豆腐脑赚钱。这两样都不赚钱,可能油条赚钱。也许他们要求不高,进厂当临时工俩人每月五十块钱,他们赚六十就行。”
  耿致勤:“去掉房租和其他费用每天赚两块吗?那应该不难。”
  叶烦:“你说吃的人多,生意好的话单单油条也不止赚两块钱。就是太辛苦,每天三四点起,五点多出来摆摊,忙到九点左右,等于进厂工作一天,还不能偷懒。”
  耿致晔剥个鸡蛋放叶烦碗里:“先吃饭。”
  饭后,叶烦要去公司,问耿致晔怎么安排。
  这年头计算机系男多女少,为数不多几个女同学不敢跟叶烦折腾,以至于叶烦公司八名员工都是男性。
  耿致晔想见见那些男同志。
  到路口看到忙着收摊的夫妻,叶烦停顿一下就和耿致晔走着去公司。耿致晔见状很是好奇。走过两条胡同,耿致晔依然没忍住问:“那俩人你认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