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3 / 4)
半大小子不如叶烦沉得住气,跟叶烦熟了就忍不住抱怨他二嫂实在精明,透露出对二姐和父母的担忧。
张小明是个难得的合作伙伴,不叫苦叫累,从不怀疑叶烦算错账。叶烦希望跟他长期合作下去,那张家人就不能给张小明添堵。
看在张小明帮她赚钱的份上,七月下旬一天上午,张小弟又一次忍不住抱怨,叶烦决定伸伸手:“小弟,到屋里聊聊?”
张小弟随叶烦到正房。叶烦打开风扇,从冰箱里给他拿个冰棒。张小弟摇头:“我不吃。”
叶烦塞给他:“我去生产车间看过,很干净。”又给犇犇一个。
耿犇犇坐到张小弟身边:“小婶,有什么好主意你快说。”
叶烦:“小弟,你爹娘不想受气以后可以搬去你大哥家。你大哥孝顺,董颖好说话,不可能不让他们住。他们要放心不下你二哥,受气也活该。”
张小弟:“可是我爹娘不过去的话,二姐一个人不好意思去大哥家。”
“那就把你二姐嫁出去。不过以你家的条件,还有个不省事的二嫂,正经人家不太愿意娶你二姐。”
张小弟点头:“是呀。总不能找不正经的吧?”
叶烦:“当然不能!这边房子便宜地方大,所以家家户户都是独门独栋。往市区去,很多人挤在一个大杂院里。你大哥和大嫂现在不是天天走街串巷吗?就叫他们问问哪个大杂院里的青年有出息,最好是母亲厉害又明事理,好比大宝奶奶那样。”
张小弟懂了,姐夫有出息,二姐跟着享福。婆婆明事理不会欺负二姐,厉害的话,二嫂欺负二姐,二姐婆婆能撕了二嫂。
张小弟以防猜错,又确定一下,“我二姐是临时工,男方本人优秀家里没房才有可能看上我二姐?”
耿犇犇不禁问:“没房住哪儿?”
张小弟微微一笑:“住我家。”
叶烦正是这个意思:“男人不在乎住哪儿,只在乎孩子跟谁姓。孩子跟你二姐夫姓,他父母肯定支持他住你家。”
耿犇犇皱眉:“那不是倒贴吗?”
叶烦:“要是小芝也没房,男方可以找别的有房的女同志,或者找一个跟他一样有铁饭碗的同事在外面租房。正式工比临时工多出的工资足够人家租一套咱家这么大的房子。”
张小弟:“二姐月月往家里交钱,以后结了婚肯定继续交钱,她的工资算是夫妻俩的,我父母不算倒贴。”
叶烦很意外小弟能想到这点:“还有,你二姐和丈夫住娘家,你二嫂肯定忍不住阴阳怪气,这点你不用担心,就说再敢胡说八道,就举报她请假做生意。”
张小弟摇头:“不行,她会举报你和大哥投机倒把。”
叶烦:“她不敢。她的工作掉了只能做生意,要是把我们举报掉她也别想干。”
张小弟恍然大悟:“我们比她多一张牌?”
耿犇犇又忍不住说:“我们把她的工作弄掉,她岂不是因祸得福?”言外之意做生意比上班赚钱。
叶烦:“犇犇,我和小明做生意赚钱是因为我们有车有货源。她就算买了车,找谁拿猪肉收青菜?乡下人不认识他们,肯定按市场价卖给他们。”
张小明的菜和蛋拿的是批发价,就是农民卖给农副产品收购站的价格。不然叶烦和张小明甭想每天分十来块钱。
猪肉因为拿提成,过了腊月二十一天几头猪,只是肉每天每人都能分二三十块钱。更别说还有青菜鸡蛋鸭蛋和羊肉。
耿犇犇闻言放心不少,可是看到张小弟手里的冰棒又忍不住说:“他们骑车卖冰棒油钱省了肯定比你和小明哥赚的多。”
叶烦摇头:“小明开车不累,一个小时能逛遍东城,王爱荷不行,否则非中暑。”
张小弟忽然想到一件事:“叶姐,我二嫂好像让她小弟跟她一起干。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他们在自个屋里说的。” ↑返回顶部↑
张小明是个难得的合作伙伴,不叫苦叫累,从不怀疑叶烦算错账。叶烦希望跟他长期合作下去,那张家人就不能给张小明添堵。
看在张小明帮她赚钱的份上,七月下旬一天上午,张小弟又一次忍不住抱怨,叶烦决定伸伸手:“小弟,到屋里聊聊?”
张小弟随叶烦到正房。叶烦打开风扇,从冰箱里给他拿个冰棒。张小弟摇头:“我不吃。”
叶烦塞给他:“我去生产车间看过,很干净。”又给犇犇一个。
耿犇犇坐到张小弟身边:“小婶,有什么好主意你快说。”
叶烦:“小弟,你爹娘不想受气以后可以搬去你大哥家。你大哥孝顺,董颖好说话,不可能不让他们住。他们要放心不下你二哥,受气也活该。”
张小弟:“可是我爹娘不过去的话,二姐一个人不好意思去大哥家。”
“那就把你二姐嫁出去。不过以你家的条件,还有个不省事的二嫂,正经人家不太愿意娶你二姐。”
张小弟点头:“是呀。总不能找不正经的吧?”
叶烦:“当然不能!这边房子便宜地方大,所以家家户户都是独门独栋。往市区去,很多人挤在一个大杂院里。你大哥和大嫂现在不是天天走街串巷吗?就叫他们问问哪个大杂院里的青年有出息,最好是母亲厉害又明事理,好比大宝奶奶那样。”
张小弟懂了,姐夫有出息,二姐跟着享福。婆婆明事理不会欺负二姐,厉害的话,二嫂欺负二姐,二姐婆婆能撕了二嫂。
张小弟以防猜错,又确定一下,“我二姐是临时工,男方本人优秀家里没房才有可能看上我二姐?”
耿犇犇不禁问:“没房住哪儿?”
张小弟微微一笑:“住我家。”
叶烦正是这个意思:“男人不在乎住哪儿,只在乎孩子跟谁姓。孩子跟你二姐夫姓,他父母肯定支持他住你家。”
耿犇犇皱眉:“那不是倒贴吗?”
叶烦:“要是小芝也没房,男方可以找别的有房的女同志,或者找一个跟他一样有铁饭碗的同事在外面租房。正式工比临时工多出的工资足够人家租一套咱家这么大的房子。”
张小弟:“二姐月月往家里交钱,以后结了婚肯定继续交钱,她的工资算是夫妻俩的,我父母不算倒贴。”
叶烦很意外小弟能想到这点:“还有,你二姐和丈夫住娘家,你二嫂肯定忍不住阴阳怪气,这点你不用担心,就说再敢胡说八道,就举报她请假做生意。”
张小弟摇头:“不行,她会举报你和大哥投机倒把。”
叶烦:“她不敢。她的工作掉了只能做生意,要是把我们举报掉她也别想干。”
张小弟恍然大悟:“我们比她多一张牌?”
耿犇犇又忍不住说:“我们把她的工作弄掉,她岂不是因祸得福?”言外之意做生意比上班赚钱。
叶烦:“犇犇,我和小明做生意赚钱是因为我们有车有货源。她就算买了车,找谁拿猪肉收青菜?乡下人不认识他们,肯定按市场价卖给他们。”
张小明的菜和蛋拿的是批发价,就是农民卖给农副产品收购站的价格。不然叶烦和张小明甭想每天分十来块钱。
猪肉因为拿提成,过了腊月二十一天几头猪,只是肉每天每人都能分二三十块钱。更别说还有青菜鸡蛋鸭蛋和羊肉。
耿犇犇闻言放心不少,可是看到张小弟手里的冰棒又忍不住说:“他们骑车卖冰棒油钱省了肯定比你和小明哥赚的多。”
叶烦摇头:“小明开车不累,一个小时能逛遍东城,王爱荷不行,否则非中暑。”
张小弟忽然想到一件事:“叶姐,我二嫂好像让她小弟跟她一起干。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他们在自个屋里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