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鹩哥嘁嘁喳喳叫着,间或夹杂一两句字正腔圆的经文古训,只可惜前后接得驴唇不对马嘴,叫听者忍不住发笑。
  崔郢教了它两句,这畜生仍犟着脖子不肯改,气得指着鹩哥的鼻子骂“朽木不可雕也”,尔后黑布一盖,眼不见为净。
  提着鸟笼正要进门,见公良轲还在旁边规规矩矩立着,一副垂首听训的模样,终于顿了下,两撇胡须一抖,神色浮现出些恨铁不成钢来。
  “魏王性劣,难堪大任,整个上京的人都知道,老夫同他计较什么。”他皱眉道,“总归有陛下的点头,他才能掺和进春闱里。”
  “老夫是不想蹚这摊浑水,才……”
  后半句话没有说完,剩余的意思却是明了。
  公良轲当然听懂了,因此更加缄默无言,表情有些沉重。
  崔郢看着眼前的得意门生,不由得重重叹气,把鸟笼搁在桌上,问:“你昨日去了松泉楼?同宋黎一起?”
  公良轲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个,顿时有些无措:“您是从哪里听说的……”
  崔郢捋着长长的胡须,威严中带一丝自满:“老夫自然什么都知道。”
  话是这么说,他的语气还是不赞同的,似乎对宋黎颇有成见。
  公良轲下意识为宋黎辩护:“老师,师兄他不是那等追名逐利之辈。他——”
  但崔郢好像早料到他要说什么,提前打断了,冷笑道:“什么顺水推舟,他这理由也就能骗骗你。你怎么不想想,他一个典吏家的公子,若非刻意为之,怎么同燕王府的小姐相识多年,两情相悦?”
  “以他的资历,没有旁人提携,何以年纪轻轻就在吏部供职?”
  “……”公良轲被问住,一时无言以对。
  崔郢向他摇头,心底叹息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秉性过于正直,甚至有些理想主义了。
  然而想起前头那位过于精明,已被逐出师门的大弟子,他又觉得烦闷,一下失去了谈话的兴致,草草应付了两句就想打发对方走。
  没成想,公良轲在原地失魂落魄了一阵,第一次没有听从他的意思,而是从衣襟中摸出一封叠好的纸,递给他道:“学生这里有一篇文章,想请您看看。”
  他没说是谁写的,崔郢下意识以为又是门生所作,便不以为意地拿过来一瞧,扫见题目,还嗤嗤评价:“什么破题,学东施效颦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