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讲佛法(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面让玄奘法师讲讲佛教的故事。”
  范大福坐了下来。
  玄奘法师站起身来,咳嗽一声,说道:
  “那我就确之不恭了。”
  “给大家讲故事啊!”
  故事是说业力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明化世界。
  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
  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
  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业力不消,想要得到希望的快乐、健康、平安、幸福,今生注定是很难的,严重的还要伴随着儿女不孝,事业不顺,家庭不和,人与人关系紧张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明白了这个业力对生活和修行所带来的障碍和影响,就要认真的来对治它,来转化它。
  佛陀在经典里开示了消除业力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并真心诚意去座下实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第一,诚心忏悔。佛说:弥天之罪,挡不住一个“悔”字。
  佛说众生的病就一种病,“业障病”,不管是什么病,皆因恶业召感的果报,不同的恶业召感了不同的病。
  治众生病的良药就一种,忏悔为药。
  只要真心忏悔,能消一切业,业消病自除,所以忏悔能治一切病。
  有很多人说让他忏悔,他总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坏事,不知忏悔什么,不知自己起心动念都是罪,吃喝穿用都造恶业,旧业要想消除,必须忏悔,比如前世或今生,我们因嫉妒自私伤害了他人的情感、名誉、地位,由于贪心盗取或者占用了公私财物、三宝财物,破坏佛法,毁谤三宝,乃至于自私、嫉妒、贪心而伤害了别人的身体和生命。
  因为我们自私、贪心、嫉妒、愚痴,给别人带来了伤痛伤害,今天要深深认错、认罪,以至诚的心,恭敬的心,恳求的心,向他们赔罪,深挖根源,洗心才能革面,要忏悔得泪流满面,最后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你的罪业就能消了,你的身体就能健康了,你的事业就能顺利了,你的家庭就能幸福了。
  不认错不知悔改的人,就是佛菩萨也救不了他。
  一切的忏悔,都是为了无悔,也是为了洗净罪业。
  忏悔不但是洗净自己罪业的一种勇气,更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去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人类之中最伟大的人,就是肯认清自己的错误和罪恶,能从错误思想言行中跳出来,走进正确修行轨道的人。
  有人会疑虑,我已经做了大恶,忏悔还有用吗?
  不怕有消除不了的罪,就怕不敢面对和忏悔。
  首先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生是一种有缺陷的人生。
  其次,能够真正反思自己、反省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观照每一念的当下,最后,我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和那灰色的过去说“永别”,不要再重蹈前辙。
  已经做错的事从内心忏悔,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业。
  坦诚地面对罪业,哪怕是千百次摔倒也要有勇气战胜自己。
  我们永远不能向罪业低头,也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忘业自大。
  世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自我,也没有消除不了的罪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