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胡睹瞅准了机会,从暗处猛地冲了出来,一刀把冲过来的宋军砍落马下。顺势翻身上马,举刀高呼:“儿郎们,不要慌乱!都到我的身边来,与宋人厮杀!到村中骑了马,把这些宋人砍了!”
  正到处乱跑的契丹人有了主心骨,纷纷集中到萧胡睹身边,摆出阵形。有的把宋军骑兵砍翻,夺了马匹,护在萧胡睹周围。不大功夫,便就集中起来。
  宋军骑兵不多,契丹人一集中起来,便就没了办法,只能在人群外围攻击。萧胡睹带着手下,慢慢走到中间大道上,向村中行去。他们的马匹都拴在村外客栈附近,要到那里骑上马,才好与宋人厮杀。
  史大庆带了几十骑兵从东到西,把村子杀个对穿。看看到了村外,又拨转马匹回来。大柳树村并不大,远远看见村头的萧胡睹正带了大队向这里来。当下一声大喝,带兵迎了上去。
  看见史大庆,萧胡睹便就知道,这是今晚首领了。微眯了眯眼,掂着手中钢刀,迎了上来。只是片刻之间,两人便就撞到一起。一枪一刀,厮杀起来。
  史大庆力大远穷,手中钢枪只向萧胡睹的要害地方刺。萧胡睹用钢刀格挡,有些吃力,不由得心中焦躁。如果自己被这员宋将缠住,大队补冲散,今夜可就凶多吉少。夜里作战,又没有摆开军阵,人数多寡意义不大。无组织远远不是有组织的军队对手,不能快速到村外骑马,怎么跟宋军作战。
  数十骑兵见史大庆神勇,一时间不由士气大振。高声呼喝,向挤在大街的契丹人冲去。马匹高速向前冲,只是刹那之间,就把契丹的阵形冲得乱了。此时宋军其余骑兵从水塘边过来,趁势冲杀。契丹人的阵形一乱,骑兵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在人群中纵横来去。
  萧胡睹见身边的士卒,有的被宋军刀枪击倒在地上,有的被马匹踩踏,在地上哀嚎,心中不由万分焦急。奈何眼前的这位宋将一身神力,刀枪娴熟,自己无法摆脱。去取马的阿厮等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不赶来,看看即将回天乏力。时间一长,只怕今晚就大势已去。
  第30章 杀人者死
  枢密院指挥河北路战事的房间里,杜中宵把手中公文交给一边的田况,道:“曲阳一战时,从泒河逃路我契丹人,前天在深州被禁军转住了,一战全歼。”
  “那是好事啊。”田况接过公文,匆匆看罢。“这个史大庆,带两千余人去剿贼,能够在夜里抓住机会,是个人才。对了,那些禁军本来是要裁汰掉的,史大庆此人却是可用。”
  杜中宵点头:“那是自然。这种将领,不可多得。不过,他在要被裁汰的将领中,必有原因。还是等河北路仔细报上来,再做决断吧。”
  富弼看了公文,摇头道:“如此人才,看他自己样子也不是抗拒当兵,怎么会被裁汰?莫不是,此人不识字?军中许多将领,勇猛无比,只是不通文墨。”
  田况道:“武将上阵杀敌,最紧要的是勇,不识字并没有什么。毛锥子杀不了人,军中的将领不必要求如此严。真是人才,纵然不通文墨,也应该用他。”
  杜中宵道:“现在军中,一切都有章程。如果大字不识,公文军令都看不懂,如何带兵?将领必须识字,这一点不能变。似史大庆这种,如果真不识字,派人教他就是。如果实在学不会,那就没什么办法了。这次战功,重重奖赏就是。”
  田况摇头不语。他对于宋军现在的整训并不十分赞同,特别是把公文官僚系统引入军中,在他看来是多余的做法。武将带兵,靠的是勇猛杀敌,识字有什么用处?要看公文,属下有识字的亲信就可以,让他们读来听就是了。自五代以来,这是军中通常的做法。甚至是有风气以识字为耻,从不读书,军中文事用幕僚。宋朝也是如此,以前的武将不识字,实在是常见的事情。
  异论相搅,在宋朝非常常见。这是帝王之术,宋朝皇帝对此深信不疑。田况正是因为与杜中宵意见不合,才一起做枢密使。好在虽然意见不合,与杜中宵争得不厉害,不误了国家大事。
  众人把公文传遍,杜中宵道:“曲阳一战,逃出了一千余契丹兵,南下横行数州。这些日子我算了一下,他们攻破了六十余村镇,杀八千多人。一场战事,打完了才死多少人?可这一千多骑兵,因为深入了后方,便杀了这么多人!此事不可小看,要告诉前线的将领,他们一旦放契丹人越过兵境,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将领要受惩罚!”
  几位使副一怔,一起看着杜中宵,觉得这话不可思议。死些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别说百姓,以前发生战事时,朝廷看的是胜败,对于士卒死亡,并不会当回事。便像这些契丹人,南下之后,朝廷认为他不足以威胁开封府,便就当作盗贼,让刘兼济派骑兵尾随追击而已。
  杜中宵微微摇了摇头,觉得有些心累。人命不是数字,每一个都代表着活生生的人,代表着一个家庭。再身份低微,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儿女,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可这个时代,对于人命却远远说不上重视。对于官员来说,人口死亡并不是多了起的事。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生命,而是数字。
  朝廷考核,有一条是人户增加。正是因为如此,地方官才会重视治下有多少人户,对这个数字特别关注。而这些数字代表的鲜活生命,他们并不十分在意。
  许多时候,杜中宵难的,不是事情难做,而是对事情的看法不同。便如此次,萧胡睹祸害州县,地方来的公文,最初是没有死伤数字的,也没有百姓财产损失多少。后来杜中宵特别下令,每地遭敌袭之后公文里必须写明这些,公文里才了这些数字。
  这些细微处的观念不同,汇集起来,对杜中宵是非常大的困难。许多时候,他无法跟人倾诉。你觉得重要的事情,烦心的事情,在别的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官做得越久,越是觉得心累。
  看看时间差不多,收了公文,杜中宵与枢密院的同僚一起到了都堂。
  今日文彦博、韩琦等政事堂的官员到得早,急忙起身见礼。
  各自落座,杜中宵把公文递过去,道:“前日有冀州将领史大庆,带两千余兵马,把南逃的契丹人围在大柳树材。指挥得当,一夜激战,全歼此贼。”
  文彦博把公文粗略看过,点头道:“这个史大庆极有将略,当要大用!”
  众人看过,议论应该如何行赏。
  杜中宵道:“这一战,除了杀死的八百余契丹人,还有七百余俘虏。深州来问,该如何处置。”
  文彦博想了想,道:“一千五百余人,能够转战数州,后边追兵难以捉住他们的身影,这些兵马不简单。那位主将萧胡睹也受伤被俘,并没有被杀。不如,招降他们,为朝廷所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