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玉看了看邹二郎,白白胖胖,显然是附近大户,道:“这村子被契丹人攻破,伤亡如何?”
  邹二郎道:“回官人,县里揭了榜文,说是有契丹贼人抢掠。各村子都早早地逃到附近大寨里,村里并没有人口。这村里都是穷人,也没有什么储积,契丹人抢不到什么东西。只是他们烧了房屋,来看还不知道村人住在哪里。”
  陈玉道:“逃得性命已是万幸,房屋烧了再盖就是。你说县里揭榜,命各村防范,附近都是吗?”
  邹二郎道:“官府榜文,哪个敢违背了!小的是本乡耆长,招集了几十丁壮,在附近巡视。”
  陈玉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契丹人的行踪,你也知道?”
  邹二郎道:“那些契丹贼人精明得很,数里外就有侦骑,没法查得仔细。不过他们一两千人,也瞒不住踪迹。从这村里逃走之后,一路向西南去了。路上又抢了几个村子,大多都是如此。村里的人都聚到大寨去,村里抢不到东西。只是烧了房屋,倒是没有杀伤人命。”
  陈玉一拍手:“只要有他们的行踪就好。这些日子,我们在契丹人身后追赶,受他们欺瞒,一直追之不及。他们这两日没有抢到粮草,想来走不快了。你带几个人来做向导,追到契丹人有重赏!”
  第27章 冤家路窄
  大柳树村在赵州到深州的大道边,村边一个水塘,岸上许多大柳树。这条路不是要道,来往的商旅不多,村子并不繁华。只有一家客栈,两家酒馆,还有几家小店。
  最近契丹骑兵南来,在附近闹得人心不安,官府要求百姓投奔大寨。在这一带,大柳树村就是最大的村子,两百多户人家。附的的百姓,都投奔到了这里来,一时间村里热闹不少。
  本乡的耆长吴汉便就是大柳树村人,最近招集了三十多个壮丁,在附近四处巡视。这一日外面巡视回来,带了五个人,守在路口。但有外地来的陌生人,都要先到他这里问询。
  看看将近中午,吴汉命家里人送来茶汤,与几个人一起享用。
  正在用茶汤的时候,突然一个骑着驴子的壮丁飞奔而来。高声喊道:“耆长,大事不好,契丹人朝着村子杀过来了!离着只有几里远,快快准备!”
  吴汉听了大吃一惊,上前一把拽住那人的驴子,厉声道:“多没有看错!不要瞎说!”
  那人喘了口气:“小的看的明白,是契丹人来了没错。我走小路,才提早回来!”
  吴汉被吓得脸色煞白,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自己只有几十壮丁,怎么跟契丹人拼杀?这村子又没有围墙,如何抵挡得了契丹人?
  一边的一个壮丁道:“耆长,还是快派人去知会县里。我们这些人,如何挡得住契丹贼人?”
  吴汉连连点头:“不错,正是如此!这样,你们带着众人,快去告诉村里的人,速速与他们带了细软,到附近的水塘里躲避。那水塘多芦苇,人躲在里面,外人发现不了。我自带几个人,去报县里。”
  几个壮丁听说吴汉要逃,满心不愿意。只是不敢说不,只能答应。
  吴汉带了两个人,把村里客栈主人的马骑了,飞奔去县里报信。村里只有这匹马,虽是驽马,跑得并不快,却可以省力气。跑不快也好,两个壮丁在后面追得上。
  一时间村子里乱成一团,鸡飞狗跳。村里的人家,在壮丁不要命敲的锣声中,扶老挚幼,随便带些细软,向村头的水塘跑去。那水塘里长满了芦苇,此时已经枯黄。不是本地的人,根本摸不清里面什么样子。这里是平原,能够躲藏的地方,也只有芦苇荡子。
  要不了半个时辰,大路方向就出现了契丹的骑兵。呼啸着冲进村子,村头村尾看了一遍。村里的人大多逃了,街道上空荡荡的。转到了村头的水塘附近,却见有些行动迟缓的村民,正在向芦苇荡里跑。
  韩家奴道:“原来这些人逃进芦苇荡了!待大军来,把他们杀个精光!”
  说完,派了个亲信到后面报信。自己带了个士卒,先闯进大街上的那家客栈,四处翻找。
  客栈里一个人都没有,柜台后面钱柜还在,翻出一堆铜钱。整个客栈找遍,也只有这些铜钱,值钱的细软等物,已经被店里的人带走了。
  韩家奴从厨房里拿了块肉来,又倒了一大碗酒。坐在大厅里的桌子边,骂道:“这些贱坯,跑得倒快,金银一点不见!这些铜钱,有什么用处?”
  说完,饮了一口酒,咬了一块肉吃,愤愤不平。
  又过了约摸小半个时辰,萧胡睹带了大队人马冲进村里。命手下的人到村里搜寻粮草财物,自己带几个亲兵到了村头客栈。
  韩家奴见萧胡睹进来,急忙起身叉手唱诺。
  萧胡睹道:“这村里不见人影,人都到哪里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