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勾心斗角(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还是那句话,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而在于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不相信。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虽然吕正心违抗自己的命令,几次抗命不归,极大地削了明王的面子,但是到这时,明王依然没有杀人的想法。
  直到为吕正心辩护和求情的报告如雪片般飞来,以及听到北方的军队几乎哗变,明王才真正下了决心。
  这吕正心,不杀不行。
  才这么短时间,就笼络了军心,而且还和永乐城的朝臣如此不清不楚,即使他现在还不想叛变,可真等到他叛变的那一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而那些上表的朝臣之所以会要求释放吕正心,一部分是真正出于公心,可更大的部分,却还是因为收受了武国人或者说是李错的大量贿赂,以及城破后不杀的承诺。
  眼见武国势大,早已怀有二心与武国眉来眼去的明国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而北方军心不稳甚至要进永乐城为统帅求情的消息,自然就是李错派人放出的流言。
  吕正心利用萧逸飞之死的疑点降低了武**队的士气,延缓了对方的进攻;李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他这次要的是吕正心的命。
  毫无疑问,吕正心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可惜他不是一个老辣的政治家。他的死完全可以说是由于其稚嫩的政治嗅觉所导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于李错的不断落井下石。
  很快在北方的明**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消息,那就是吕正心要被明王处死。
  吕正心因为连打胜仗,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上教导员制度,更是让他在士兵心中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现在他就要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明军数十万将士,无不群情激奋。
  而这时李错又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动机。
  “一支数千人的武**队,正翻山越岭,通过小路奇袭永乐城。”
  对于这个消息,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数千人袭击永乐城,除了一头碰死在城墙之下,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但明军考虑的不是其中的合理性,他们需要的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一个能让他们回到永乐城的借口。
  于是五万北方明军不顾清醒者的劝阻,毅然决然快马驰向永乐城。他们相信,大王会考虑自己的意见,或者说就是迫于自己的压力,释放有功无过的统帅。
  这一举动,彻底葬送了吕正心所有的生路。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大王会不杀获得士兵拥戴超过自己的臣子。
  (感谢书友“悠悠的风”再次投出的5朵红花,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