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颜夏道了声歉,又把她的长裤挽起,小腿上同样是鱼鳞的纹样。
  颜夏把她的袖子和裤管放了下来,看进那个女人充满恨意的眼里。
  “你不是安南人,你是鲛人,是吗?”
  第348章 番外:旅游加班事件(七)
  颜夏问出这句话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个女人给她的感觉一直不太像人类。这种感觉也不好说从哪里来的,但就是不像。
  经过雪冷水的喷洒后,她四肢上出现的鱼鳞状纹样,以及那颗莫名出现、让颜夏滑了一跤的珍珠,几乎都在指向鲛人这个可能。
  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出珠。
  这个描述出自西晋的《博物志》,是人类对鲛人最基础的认知。但是其他的,就乱七八糟了。
  首先,鲛人外表完全是人还是人面鱼身?其次,鲛人的声音有没有特殊作用?
  不知道,全都不知道。
  因为鲛人和人类交往频率在这几百年骤然下降,在现代更是被认为是一种已灭绝的类人物种,所以关于鲛人的传说虽多,但无法验证真伪。
  事实上,鲛人自一开始,就是描述一种在水里生活的人,他们还发展了在海里的农业和手工业。
  人鱼是一种特殊的半人半鱼的生物,它们不会像故事里的小美人鱼那样,为了得到灵魂把鱼尾化为腿,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恰恰相反,华国的人鱼,只会上岸了跟搁浅的鲸鱼一样,急着回到水里,因为它们没法在陆上久居。
  宋代的《徂异记》就曾记载过,上半身为美丽女子,下半身为鱼的人鱼搁浅在岸上,在陆上都快干死了,最后被人帮忙推回水里才活过来的记载。
  但是明确地描述为鲛人的物种,在交流最频繁的时期里,都是人,可以在岸上久居,不存在离开水就得干死的事,所以也有人认为,鲛人的在水中生活是在船上,而不是在水里。
  他们会和人类贸易,甚至还有鲛人在人类家中租房居住卖绢,卖完以后用个盘子哭出一盘珍珠充当房租的事迹。
  旃然派也不知道鲛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因为没打过交道。但是因为他们太有名了,所以门派典籍里把能收集的材料全都给塞进去了。
  矛盾吗?那背吧,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了。
  颜夏恰好书还是努力地背了一下的。
  《山海经》里曾经提过一个叫雕题国的地方,东晋郭璞在注释的时候是这么写的:
  雕题,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
  无独有偶,东汉杨孚所著的《异物志》里,对雕题也是类似的描述:
  画其面皮,身刻其肌而青之,或若锦衣,或若鱼鳞。
  是的,汉唐之际,鲛人都是人类模样,只是身体上有鱼鳞刺青而已。
  所以,这真的不是鲛人吗?
  但是颜夏感觉还是很奇怪。
  她伸手摸了下鲛人的鱼鳞刺青,是皮肤的触感,但是她总觉得这刺青也许就是鲛人生活在水里的凭依,也是她伪装成其他人的能力来源。
  这是一种雕刻在身体上的古老的术,背后有着她完全不认识的难缠天鬼的支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