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汉字的老师说,最早本岛.不,应该叫日本,也是“汉字”+“日语”的模式,所以他们虽然转变起来有难度,但不会出现系统性的混乱。
  可惜,琉球早年的“琉球语”已经彻底被日本殖民者给断代了,拼拼凑凑也没有完整的系统,否则“汉字”+“琉球语”才应该是正统。
  未来,琉球会改的东西还有许多,现在大街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汉字招牌。
  “金同学!马上毕业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几个同学围在了一起,讨论起之后的出路。
  他们这轮学生,都完整的经历了几年前的动荡的,大部分人都曾经失学过一年甚至更久,所以年级、年龄等许多东西都是乱的。
  重新能回到学校里念书的,大概只有当年的一半,许多人生活有着落的,或者年龄超出的,顺势就直接迈入社会了,以琉球现在状况来说,学历也不算太重要。
  同样,琉球原本有一些“末流大学”,灾后师资力量大批消失,最后只整合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正常运转。
  但.无论高中还是大学,生源都很少,这种时代里,有底气安安稳稳读四年书的人少之又少,况且琉球的大学从前就不怎么样。
  归根结底,还是人口不足的原因,海啸过后,岛上的日本人大部分都跑了,只留下原住民坚守在满目疮痍的琉球,一直忍耐到了“那个男人”的到来。
  金朝一想了想,决定实话实说:“我叔叔在开明智能下面的工程队,给我安排了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名额。”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都安静了。
  “真的假的?开明智能?那个开明智能?”
  “人才培养计划,就是那个有师傅带着修习,未来还有机会直接入职的那个吗!?”
  金朝一颇为自得的搓了搓人中:“嘛~就是那个属于电气部门,停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和叔叔一起修车了,他觉得我以后可以成为一名工程师。”
  开明智能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为了给几乎没有工业的琉球群岛,培养一批“产业工人”,或者叫工程师也行,这边从教育到产业都非常偏科。
  虽然地理条件优越、战略价值巨大、自然资源丰富,但这个岛屿,实际上是在殖民中度过近代100多年的。
  科技、工业大片大片都是空白。
  人才培养计划中,表现好的可以直接入职开明智能,甚至去中国总部也不无可能。
  金朝一这个名额,不说大富大贵吧,基本上只要不作死,在琉球也算是衣食无忧了,足够年轻人们艳羡了。
  这时另一人说道:“好羡慕你们,不像我,毕业了就直接无所事事,还有蔡昆子,她毕业后直接去中国留学去了。”
  蔡昆子,原名仲井昆子,对应的汉姓为蔡,仲井是琉球首里士族,据说爷爷在岛上担任要职。
  这种事羡慕不来的,金朝一也不觉得性格内向的蔡昆子去中国念大学会有多么好的发展。
  小叔说了,好好学习一门本事,留在琉球,然后成为一个对琉球有用的人。
  “金朝一,你汉语那么差,能加入开明智能么?”
  金朝一立马脸色一苦:“我会好好补习了”
  放学铃声响起,一群年轻人结伴离开。
  比起几年前,他们少了一些稚气,多了一些成熟。
  学校里看似活泼,许多都是刻意模仿以前的行为模式。
  即便是再天真烂漫的少年少女,当初长达一年多的停学日子,都吃了不少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