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张家都是这样心胸狭窄的人,根本走不到现在。
  从贾琏和王熙凤给的线索,张家花费了月余的时间顺藤摸瓜,追查到了王夫人身边的心腹,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当日王夫人不得不随丈夫外任云南,可她也不甘心将荣府这么多年的打拼拱手相让,就把周瑞家的和周瑞留给了王熙凤。
  她对自己pua的本事很自信,根本就没想过有一日会被贾琏知道真相,更没想过王熙凤作为她的亲侄女,会倒向贾琏,背刺她这个亲姑妈。
  于是,除夕前,周瑞一家就被张家以谋害荣府先大太太的名义告官抓走了。
  现在人已经进了顺天府大牢,等正月举行了开印大典,府衙就会审理周瑞一家谋害张氏的案子。
  同时——王夫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对王熙凤,张家也是一再考察,虽然有不少小毛病,但还能纠正得过来。
  从冬月下旬开始,王熙凤就被张家三位太太连番的调#教,如今过去了月余时间,改造得也算有模有样。
  王熙凤的变化太大,隐隐的叫贾母在王熙凤的身上,看到了昔日张氏的影子。
  不过也是因为王熙凤性格比较张扬,虽然有些影子,但也多是在处理内院事务的手段上神似,为人处事的性格,倒是不像张氏。
  至于王熙凤为什么处理内院事务的手段会像张氏。
  这不很正常吗?
  张氏的三位嫂嫂都是经过张氏的母亲梁氏调#教过的,处理事务的手段那是一脉相承,而张氏的手段也是承自她母亲。
  王熙凤被张家三位夫人教导这么一段时间,会像张氏,那也就不奇怪了。
  连王熙凤都被张家三位夫人调#教,贾琏又怎么逃得过?
  张家三位老爷都有官职在身,平日里也腾不出时间教导贾琏,倒是贾琏的外祖父,也就是当朝的张太傅,因年事已高,早两年就已经致仕,但皇帝保留了他太傅的荣誉头衔,时不时的还有恩赏赐下来,可见张太傅有多得当今的信任。
  比之贾琏的三位舅舅,这位外祖父更痛惜贾琏的不学无术,如今终于有机会掰正贾琏,改掉他的坏毛病,张太傅那真是不遗余力的改造贾琏。
  只可惜,贾琏早就过了最佳读书的年纪,荒废了太多年,现在想让他捡起学业,那可实在是太难了,让贾琏生个儿子,教他儿子读书反倒还快一些。
  确定贾琏于学业上没有任何进步,张太傅一直改变方式,因材施教。
  贾琏大小也是个官儿,虽是捐的一个虚职,但有这个官身在,走走关系,也可以下放做个知县。
  当然前提是得通过张太傅的考验。
  贾琏夫妻的变化太大,让魏嘉宜猝不及防,将她一早的判断打的稀烂。
  张家虽然早些年恼恨贾琏亲近王夫人,但他多年来都是被蒙在鼓里,如今醒悟过后,还能追查到母亲被害的真相,甚至查到线索,可见还是有孝心的。
  因此,张家看在贾琏是被蒙骗的份上,也就原谅了他这么多年的无知。
  贾琏脱离了魏嘉宜的掌控,魏嘉宜事后自然同林湛发过脾气。
  林湛也好脾气,仍由她发泄,完了说,“交给我,我来办。”
  他把什么都揽了过去,魏嘉宜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也不知道林湛在外头干了什么,贾琏摇身一变,从内务府谋了个皇商的名额,这名额原是金陵薛家的,奈何薛蟠犯事被砍了头,薛家走遍了关系,想将这名额落到嫡枝二房的薛蝌头上,不过因着薛蟠的事,也连累了薛家其他人,哪怕王家一直在走关系,名额也一直没下来。
  直到林湛横插一杠,这名额落到了贾琏脑袋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