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的老天,天天逛青楼都能高中解元,你让那些锁在阁楼的落榜考生情何以堪?”
  ……
  随着消息传回苏州府,若不是消息的渠道十分可靠,很多人是压根不敢相信唐寅竟然是今科乡试的解元郎。
  努力的人竟然输给了不努力的人,这个事情让很多人亦是刷新了观念。
  “人生得意须尽欢!”
  “喝完这杯还有一杯!”
  “唐郎,若是不弃,今晚奴家侍寝可好?”
  ……
  秦淮河上,新科解元郎唐寅在这里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礼遇,而这种温柔乡试问又有几个男人能抵抗得住呢?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寅或许做了一个落魄的梦,但醒来时枕边美人已经离开,但余香尚在,而且还放着一锭雪白的银子。
  在鹿鸣宴上,唐寅大放异彩,作《领解元后谢主司》诗: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虽然他曾经生过放弃科举的念头,亦或者他年少时便不愿鞠躬车马前,所以对仕途一直不热衷,甚至是想要远离。
  毕竟他的诗画问世,同样可以让世人膜拜,甚至这些诗画还可以流传千古。
  不过现在他已经高中解元,自然不可能到此而止,所以唐寅跟其他新科举人一鼓作气杀往京城参加明年会试。
  虽然京杭铁路已经立项,但从京城修到苏州不知猴年马月,所以他自然选择从京杭大运河乘船进京。
  只是他恐怕没有想到,仍旧遇上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途中,他结识了江阴考生徐经。徐经生于江阴富商之家,由于唐伯虎早就名声在外,所以仰慕已久,是唐寅的铁杆粉丝。
  于是一开心,就包下了偶像“吃住行玩”的所有费用。
  京杭大运河上设有钞关,普通人通行一次大概先后需要缴纳3.48两银子。原本上京赴考的举子是免费的,但弘治六年开始,这个待遇已经被朝廷取消了。
  唐寅的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四年前已经过世了。由于唐某人时常花天酒地,现在囊中羞涩,所以十分乐意于“结交”这个朋友。
  两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沿途吟风颂月,特别有徐经的钱财开路,所以这一路进京简直是顺风顺水。
  不过这一路,徐经发现唐寅并不像外界传闻那般不读四书五经,而是时常钻研其中。
  尽管自己的水平不及对方,但能够从应天乡试杀出来又岂能是草包,所以亦是趁机跟着唐寅交流和探讨。
  时间很快来到了弘治十二年春,京城会聚全国前来参加会试的最优秀举子,而最耀眼的是两个人:唐寅和王守仁。
  其实全国两京十三省,单是这一届的解元郎便有十五个之多。
  只是南直隶作为科举大省,解元含金量很高,有近八成的解元顺利金榜题名。偏偏唐伯虎还是有名的才子,所以造成比以往南直隶解元更大的轰动性。
  其实任何事情都需要噱头,明明上届的南直隶解元亦是一同参与此次会试,为什么唯独唐寅这个解元拥有光芒呢?
  唐寅并不是传统的书呆子,而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其书画已经名动江南。如此有才情之人,现在参加乡试夺魁,如同后世知名歌手拿到了高考状元般让人震惊。
  正是如此,唐寅的出现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自然是格外受到世人关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