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节(2 / 4)
满朝文武重臣同样集体遭到暴击,正是他们对掌握北元政局的那份贪婪,反而通通中了一个蒙古老女人的圈套。
临近春节,京城比往年还要更加热闹。
出于朝廷颜面考虑,大明朝廷丢失皇子的事情成为一个秘密,不仅不允许民间私自议论,仿佛这个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其实大明皇子的存在感十分低,哪怕皇嫡长子都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丢失一个皇子对百姓根本没有丝毫影响。
反倒是京城百姓迎来的狂欢时刻,京城的百姓在天刚蒙蒙亮便已经行动起来了。
“国债可以兑付了!”
“我的国债又能拿到一分息了,哈哈……”
“你才一分息,我买的生铁作坊债是两分息!”
……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百姓最高兴的时刻,只要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他们都能够将手中的债券拿到皇家钱庄进行本息兑付。
现在大明的国债和企业债的品种是越来越多,除了跟金矿和基建相关的国债外,还涉及现在新兴的铁矿债。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商品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只要市场拥有足够的需求,哪怕沙子都能卖上好价钱。
现在大明朝廷为了修建京津铁路,户部已经准备了一千万银元砸进去,所以这个项目对市场上的生铁是有多少要多少。
正是如此,各地的铁矿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炼铁作坊受地方衙门的监督,而生产出来的生铁全都可以卖给朝廷。
现在的炼铁作坊简单是可以生金蛋的母鸡,所以地方衙门亦是喜欢炼铁作坊做大做强,即便受到资金的困扰,亦是可以通过皇家钱庄发行企业债。
由于信誉等级的划分,皇家字号所发的国债利率是一分息,但这些民营企业的企业债则需要支付二分息。
其实在朝廷炼钢的需要的带动下,亦是带动了北京西山煤矿的挖掘,所以其实还存在着煤矿的企业债。
只是不管是国债还是企业债,而今到了约定本息兑付的时间,百姓在简直的洗涮后,便直奔北京城内各个皇家钱庄分支机构。
城北皇家钱庄,又是一年人满为患时。
门前的队伍排起了一条大长龙,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的,他们仿佛已经提前进入新春佳节的欢乐时光。
现在他们不仅被朝廷减轻了赋税,而且还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更为难得的是他们通过国债正在享受到这个时代发展的红利。
如果说成化是中兴的话,那么弘治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盛世,而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铁作坊债利息虽高,但还是金矿债稳定!”
“听闻吕宋的金矿再采三十年都不成问题,还是金矿债稳!”
“不管是什么国债都是朝廷给咱们老百姓的恩惠,以前哪可能有这种好事!”
“这些年咱们的日子是一天天变好,大明是真迎来了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
……
大明的百姓到了柜台心满意足地拿到本金和利息后,虽然国债间存在着利息的差距,但每个人都显得十分的兴奋。
每个人所承受的风险不同,从而造成他们对国债需求存在着不同的偏好。
只是目前社会发展良好,不论他们是选择最稳妥的金矿债,还是新兴的民间生铁作坊债,他们都能得到可观的收益。 ↑返回顶部↑
临近春节,京城比往年还要更加热闹。
出于朝廷颜面考虑,大明朝廷丢失皇子的事情成为一个秘密,不仅不允许民间私自议论,仿佛这个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其实大明皇子的存在感十分低,哪怕皇嫡长子都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丢失一个皇子对百姓根本没有丝毫影响。
反倒是京城百姓迎来的狂欢时刻,京城的百姓在天刚蒙蒙亮便已经行动起来了。
“国债可以兑付了!”
“我的国债又能拿到一分息了,哈哈……”
“你才一分息,我买的生铁作坊债是两分息!”
……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百姓最高兴的时刻,只要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他们都能够将手中的债券拿到皇家钱庄进行本息兑付。
现在大明的国债和企业债的品种是越来越多,除了跟金矿和基建相关的国债外,还涉及现在新兴的铁矿债。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商品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只要市场拥有足够的需求,哪怕沙子都能卖上好价钱。
现在大明朝廷为了修建京津铁路,户部已经准备了一千万银元砸进去,所以这个项目对市场上的生铁是有多少要多少。
正是如此,各地的铁矿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炼铁作坊受地方衙门的监督,而生产出来的生铁全都可以卖给朝廷。
现在的炼铁作坊简单是可以生金蛋的母鸡,所以地方衙门亦是喜欢炼铁作坊做大做强,即便受到资金的困扰,亦是可以通过皇家钱庄发行企业债。
由于信誉等级的划分,皇家字号所发的国债利率是一分息,但这些民营企业的企业债则需要支付二分息。
其实在朝廷炼钢的需要的带动下,亦是带动了北京西山煤矿的挖掘,所以其实还存在着煤矿的企业债。
只是不管是国债还是企业债,而今到了约定本息兑付的时间,百姓在简直的洗涮后,便直奔北京城内各个皇家钱庄分支机构。
城北皇家钱庄,又是一年人满为患时。
门前的队伍排起了一条大长龙,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的,他们仿佛已经提前进入新春佳节的欢乐时光。
现在他们不仅被朝廷减轻了赋税,而且还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更为难得的是他们通过国债正在享受到这个时代发展的红利。
如果说成化是中兴的话,那么弘治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盛世,而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铁作坊债利息虽高,但还是金矿债稳定!”
“听闻吕宋的金矿再采三十年都不成问题,还是金矿债稳!”
“不管是什么国债都是朝廷给咱们老百姓的恩惠,以前哪可能有这种好事!”
“这些年咱们的日子是一天天变好,大明是真迎来了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
……
大明的百姓到了柜台心满意足地拿到本金和利息后,虽然国债间存在着利息的差距,但每个人都显得十分的兴奋。
每个人所承受的风险不同,从而造成他们对国债需求存在着不同的偏好。
只是目前社会发展良好,不论他们是选择最稳妥的金矿债,还是新兴的民间生铁作坊债,他们都能得到可观的收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