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的军阀还比较看重民意,段祺瑞知道自己已经指挥不动直系军队,更不可能因为吴佩孚的一封爱国电报拿他怎么样,只能听任吴佩孚疯狂刷声望。
  就这样,南北双方打了两年的战争不了了之。
  依旧是打了个寂寞。
  ——
  什刹海,会贤堂饭庄。
  蔡元培和几位北大教授与李谕一起吃饭。
  李谕笑道:“蔡校长选了一家好饭馆,上次来已是多年前。”
  蔡元培说:“会贤堂是京城八大堂之首,做得一手好鲁菜。就是饭店老板太任性,必须提前订桌,否则压根不生火。附近的人都传,会贤堂的买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会贤堂过往接待的全是王公贵族,民国后才慢慢面向普通大众。
  几人坐下后,几个店员先给每个人端上了特制的“什锦冰碗儿”,是用现采的藕、新鲜莲子、刚摘的菱角、芡实,切碎拌在一起,然后用碎冰镇上;吃的时候可以继续撒上白糖,加点去皮的鲜核桃仁、鲜杏仁、鲜榛子。
  这是会贤堂的一道招牌菜,如此复杂八成缘于前清制作皇室点心的习惯。
  品尝了几口后,蔡元培说:“听说是疏才给玉帅发了电报,才让他选择了和平?”
  李谕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去年美国突然对德宣战时,德国驻土耳其大使曾很不理解地问美国大使,你们为何要向德国宣战?美国大使的回答是,美国人是为了道德和原则而战。”
  胡适说:“我明白了,您是说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李谕点了点头。
  蔡元培说:“但疏才兄弟确实找对了人,如果是其他军阀可就不好说了。”
  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汽车声音,接着一行人步入饭庄,胡适透过窗户缝看过去,“长袍马褂的,来头不小。”
  蔡元培侧头看了一眼,立刻认出在前的一人:“徐大总统。”
  皖系的段祺瑞与直系的冯国璋都不愿再当大总统,于是推出了老好人徐世昌。
  徐世昌德高望重,稳稳当选了民国法统上的第二任,实际上的第四位大总统(前三位就是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李谕又认出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小朝廷的内务府大臣世续,此前在紫禁城里见到过;另一个是前清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涛。”
  其他几个同样是逊清皇室王公。
  “载涛?宣统的叔叔?”胡适冷哼道,“这位徐大总统果然与小朝廷眉来眼去。”
  蔡元培说:“坊间传闻,几个月前徐大总统从小朝廷的内务府拿走了价值超过200万两的财物,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这次或许是皇室王宫专门宴请徐大总统。”
  李谕说:“徐大总统是前朝旧臣,早在袁世凯时期就对前清表达过多次同情之意,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和遗老遗少估计非常欢迎他当大总统。”
  蔡元培压低声音:“听!”
  屋外几人正好路过他们的房间门口。
  内务府大臣世续问道:“大哥这次出山,有何抱负?”
  徐世昌说:“慰亭(袁世凯)先不该错过癸丑年的时机(民国二年扑灭二次革命),后不该闹什么洪宪复辟。张勋在丁巳年又过于鲁莽,不得人心……咱们这次出来,不过为幼主摄政而已……”
  世续听后大喜:“感谢大总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