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人都挑着担子,正好送他俩一辆独轮车,他们换着推,担子里的东西装车上。
  其中暂时歇着的说事情,今天大良村的人应该在浇地。
  他兄弟俩去房山县卖东西,顺便买东西回来,卖葫芦条,眼下的季节开始能吃葫芦了。
  他们家种了不少,他俩卖了二百斤的葫芦条,买回来盐和棉布,要给家里的人做身衣服。
  别看现在刚入伏,做衣服需要时间,家里的婆娘做,等着把家人的衣服做好,就是秋天了,再放上棉花,冬天穿。
  “怎么不坐船呢?河里有船。”
  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过来插一句,村子旁边只有小溪,没有大河,他看到河边的船就很羡慕,觉得是个好交通工具。
  刚刚说情况的年轻人看他一眼,不知道他是谁,但还是回答:“出来后,往北走一路逆流,走河远,咱俩能抄近道。”
  “其实就是要花钱,舍不得。”推车的人给出更正常的理由。
  “哥说得对,从这过去,乘船带东西,一人要十五文呢!逆流船家很累,一天只能跑一趟,要两个人轮换着划船。
  咱俩加起来三十文,是去的,回来便宜,五文钱,一去一回,就是四十文,能买不少东西。
  去的时候也不快,在船上吃东西,还是自己带的干粮。
  走路过去,也是吃干粮,天热,晚上不冷,又遇到干旱,没蚊子,咱俩带了刀,晚上能睡在路边。
  这车好,两个人换着推,比挑担子强多了,还能多推,装个四百斤东西很容易。
  咱俩自己挑,一百斤的东西就不敢再多加了,路远,万一没了力气硬撑,把身体累坏了就完喽!”
  这个说话的也承认,他之前觉得说为了钱很不好意思。
  “这车好用?”老五笑着问。
  “好用好用,多谢殿下们借我们车。”
  他知道这是谁,四个殿下全介绍了。
  “送你了,好用就用着。”朱橚大方,本来就是要送人的。
  对于寻常人家,一辆车很珍贵,关键不会做,自己瞎弄的浪费木头不说,还容易半路散架子。
  队伍里有专业的工匠,做木头的独轮车跟玩似的,工业区的工地都不用木头的,太累,那里有各种轨道。
  “谢殿下!”‘噗嗵!’
  这人喊话的时候突然跪下,磕一个头又自己麻利地站起来,怕被人给踩到。
  “好!”朱橚没来得及阻止,见人家都起来了,点点头,行,磕头不丢人,自己身份高,正常来说都得先磕头。
  村民也是这样想滴,他嘿嘿笑着,这车拿到了,都磕头了,难道还能再收回去?
  “你们知道涿州的事情吗?”铃儿在旁突然问一句,胡良河南边属于涿州管,不归北平府。
  北平府的知府管不到涿州身上,朱棣这个燕王同样收不到涿州的税和田赋,他理论上都不可以到涿州,出府不行。
  但徐达能管,北平行省参政赵耀直接管辖,不仅仅是涿州。下丘村哪个都不管辖,就问问,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直接下命令,涿州的知州可以选择不听下丘村的,后果……
  “那边比咱们好,咱村子在胡良河的北面,过了河就是涿州地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