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加快发酵速度,把野梨蛋子去了皮绞成泥,混合进去一点,不能放多了,又不是做腌制的辣白菜。
  朱棣吃口烤野猪里脊的串儿:“估计百姓都在盼着立秋,好在提前准备,缺水的日子真难熬啊!”
  “殿下,其实帮着摘紫苏叶的百姓闲聊时说了,他们不在乎干旱,他们还很高兴呢!”
  过来给送烤豆干的宫女听到朱棣的话,顺便说一下。
  她长得漂亮,服饰也好看,又学得对人亲和,干活的时候与百姓一聊天,大小伙子瞬间承受不住,恨不能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全说出来。
  “为何?”朱棣已经猜到了答案,但还是问。
  “因为朝廷报的事情准啊!百姓还担心不旱呢!旱了全放心了。”宫女笑着回。
  第1100章 打探消息产业连
  百姓正如宫女所言那般,开心,不仅仅因为干旱,干旱只是确定了朝廷厉害,跟着陛下混错不了。
  北平府的百姓远的地方也已经传过去消息了,燕王跟着兄弟们到来,专门给北平府想办法,正在四处溜达看情况。
  军士们使劲宣传,甚至把下丘村都给捧上天了,在那山的那边,江的那边有一个下丘村……
  好再没说什么亩产十万斤,在麦田的麦子穗上打滚,一个大萝卜二百来斤……
  房山县县城边缘的位置,十二户人家凑在一起吃饭,大家各自提供点菜,酒水由主家提供。
  今天刻意选了好点的白酒,不是往水里兑了卖的那种,三十来度,算不错了,大麦酒。
  正常来说,大麦酒的度数低,大米酒度数高,酒头能达到八十度,跟酒精似的。
  匀一下后,大米酒的酒头能有七十度,一般勾兑出来五十多度。
  而大麦酒的酒头才五十度,再勾兑下,三十度不错了。
  没有玉米,否则玉米酒也能轻松上到六十多度,口感跟其他酒的口感还不一样,喝一口感觉嗓子眼堵了块棉花。
  灯笼与火把都点着,最显眼的位置放了一辆车把上系红绸子的独轮车。
  “瞧瞧这做工,比老六刨的好多了,这圈是钢的啊?呦呦呦!刘三哥,可舍不得推到路差的地方。”
  有人看着车,小心地用手摸车圈,满眼羡慕。
  车推回来的时候用木头轱辘,到家后换上钢圈的,让邻居们观赏,这轱辘估计不会推着用,要留着,留生锈……
  此人口中的刘三哥就是种紫苏的大叔,姓刘,在附近同姓中排行老三,也不是很准,有人可能觉得自己是刘三。
  车推回来,属于家中的大件,守不住秘密,干脆扯四尺红绸子,二尺一条,系在车把上。
  风大的时候,家中女子当纱巾用,要么再于上面刺绣,弄两个漂亮的手帕。
  至于为何不用更适合刺绣的白绸子……那个代表不了喜庆,谁会扯两条孝带挂车上!
  就像买手帕一样,之前是没有卖黑手帕的,后来才有,黑手帕那一块,正好适合缝在胳膊袖子上,如果是为隔代长辈戴的,加一个红色的小块。
  此刻十二户人家是关系最好的,包括能借独轮车的那家,这家人有一丝高兴,又有一点失落。
  终于不用再为借不借车为难了,毕竟用的时候都是大家忙的时候,平时无所谓,随便推。
  刘家多了辆独轮车,便少借一家,自己家轻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