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半个时辰左右,去太原府的人和谢巧儿等人舒服了。
  有人给按摩,先吃,后按,按着按着就……
  谢巧儿的气色更好了,感觉能吃下去一斤面粉做的面条,卤儿和小菜都不算的那种。
  其实不按摩也行,还有其他的手段,比如灌肠,针对干燥就是很好的处理手段。
  显然灌肠对大明,或者说中华之前朝代的文明来讲是难以接受的。
  但通过按摩,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哗啦一下子就出去了,尤其是之前进行了饱和脂肪酸摄入。
  ……
  路过的百姓受到邀请,也在这边吃面,不晓得是酱好,还是做的面好,或者是不要钱的缘故,反正百姓们都快吃撑了。
  天热,队伍里的人可不敢让百姓吃撑,那会中暑倒地的,连哄带劝地才让百姓灌下去一碗绿豆水,这回彻底饱了。
  “大叔,你们一家从哪来?要去什么地方啊?”
  其他的百姓都是挑面袋子,或者有个盆,上面盖好,里面装麦子或面粉。
  这边有一家人挑水桶,水桶里面没有麦子,也见不到面粉,而且水桶里面是湿的。
  朱棣好奇,总不能从河里挑水回家喝吧?
  “打下游来,听人说这里亲王们给饭吃,自己家带的饼子就省了。”
  年岁大的这个大叔揉揉肚子,一副没吃饱,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
  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四口人,一个年岁比他稍微小点的妇人,一对儿年轻夫妇。年轻夫妇旁边也放着一根扁担,两个木头的水桶,水桶里有葫芦瓢。
  “呃……大叔去下游作甚?村子里缺水?”朱棣继续问。
  “村子不缺水,村子里有井,上回干旱的时候挖的,可救了命了,咱大明朝廷有高人。”
  大叔摇摇头,自豪地说一句,又一拍脑门:“殿下问去下游干啥?浇水去了,下游咱家种了地。
  地不用管,直接能浇上水,路边的地方又种了紫苏,有二里地那么远。
  天一旱,紫苏没人给浇水就死了,咱家隔几天浇一次,让紫苏长。”
  朱棣恍然,同时还有不解之处:“大叔你沿着路边种二里地那么远,不怕别人给摘去?”
  “别人摘呀!不摘我种它作甚?紫苏叶子防中暑啊!我种上,这不是干旱嘛!路过的人就揪几片叶子。
  家里有蒸馍的,多揪一些,回家垫在馍下面蒸,吃着香。
  实在不想蒸,洗干净放点盐,当咸菜好吃,我大孙子、孙女都爱吃。
  已经被揪下去不少了,还长,再过一个多月,籽出来了,我把籽打下来,卖到百货商店。
  别人愿意撸籽就撸,干嚼着能吃,多了榨油。
  去年就种了,没有人把籽全给收走,有揪下来搓搓,吃籽的,多数留给咱家。
  二里地的路,你走在路上,风一吹,能闻到紫苏的气味,人就精神。”
  大叔与朱棣说着种紫苏的目的,根本没想着防别人,反而希望路人摘叶子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