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 / 4)
同日,北府军的女都督郗归,率数百甲士进京,强逼侍中谢瑾与之和离,斩杀琅琊王司马闻,将王安等五十四人枭首示众。
据说,那一日,刑场流了很多很多血,腥味数日不曾散去。
消息传到谢府的时候,谢粲又一次地,哭得撕心裂肺。
有关郗途之死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谢粲只要一想起来,便觉得心痛到无法呼吸。
纵然许多人都说这传言做不得准,让她安心等待前线北府军的确切消息,可郗归对琅琊王与王安的报复,却令谢粲内心坚信,郗途一定是死在了寿春。
如若不然,向来和气的郗归,又怎会如此大开杀戒呢?
谢粲狠狠地哭了一场,又让郗如与侍女离开,说想要自己待一会儿。
侍女们知道她难过,所以事事都顺着谢粲,听话地跟着郗如退了出去。
谢粲听着房中的动静渐渐消失,自个儿坐了起来,良久,终于站起身来,从箱中翻出了一匹新缎。
她面无表情地撕开缎子,踩着几案将长条状的锦缎挂在梁上,打了一个死结。
人说生死间有大恐怖,可谢粲却觉得,天上人间,碧落黄泉,不会再有比失去郗途更加恐怖的事情了。
早上得知消息的时候,她便想一刀结果了自己,可当锐利的剪刀被握在手心,她却又迟迟无法动手。
她想碰壁而死,可求生的本能却使她每每在接触到墙壁之前,便先收了力道。
终于,她想到了一个绝好的主意——悬梁而死。
如此一来,她既不用自己拿刀刺向胸膛,也不必花大力气,只要轻轻地投缳,就什么都不必再想了。
谢粲这样想着,轻轻笑了笑,踩着几案,将头颅伸进圆环,然后借着用劲踩踏几案的力气,慢慢地荡了出去。
脖颈处的痛楚令她无比难受,窒息的感觉更是令谢粲觉得胸口仿佛要炸掉,她的意识渐渐模糊,仿佛看到郗途身穿铠甲,向自己伸出了手。
“哗啦”一声,婢女青荷掀开帷幕,不想却看到了一个悬空的人影。
她手中的汤盅陡然掉落,发出一阵瓷器破裂、碎片迸溅的声音,随之而起的是青荷恐惧的尖叫:“来人!快来人啊!”
向来安静的谢府,瞬间惊起了一群飞鸟,大夫和各房的主母急匆匆地赶往谢粲居住的院子,整个府邸都染上了惊慌的色调。
郗如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想要崩溃。
侍女们说谢粲应当没有大碍,可出了这么大的事,郗如作为女儿,又如何能不过去侍奉?
她自从午后进门,便陪着痛哭的谢粲坐了一下午,翻来覆去地安慰她,请她不要难过,等待前线的确切消息。
好不容易趁着谢粲想要自己待一会的空当,回去安生用个夕食,可谁能想到,她竟连吃完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能拥有。
郗如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谢粲的卧房,面色沉沉地走到床边,僵硬地安慰了几句自己软弱的母亲,随后便一言不发地坐到旁边,看着几位隔房的长辈再度垂泪宽慰谢粲。
直到众人都因夜深而回去后,郗如才冷嗤一声,开口说道:“满意了吗?”
她冷冷地看向谢粲:“身为小辈,劳累诸位长辈因为你的任性而操心;作为母亲,自私地抛下孩子,软弱地选择自尽。谢家怎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究竟何时才能担负起哪怕一丁半点的责任?”
谢粲同样冰冷地回视郗如,她强撑着靠在床头,嘶哑着嗓子,用近乎于气声的声音说道:“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说我?我再怎么着,也好过你这个没有感情的怪物。”
郗如冷笑一声,没有说话,可就连她的眼神,都在鄙夷谢粲的失职。
谢粲深吸一口气,想到方才婶母的那句“哪怕是为了阿如,你也该好好活着”,愈发觉得心中有一股闷气不吐不快。 ↑返回顶部↑
据说,那一日,刑场流了很多很多血,腥味数日不曾散去。
消息传到谢府的时候,谢粲又一次地,哭得撕心裂肺。
有关郗途之死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谢粲只要一想起来,便觉得心痛到无法呼吸。
纵然许多人都说这传言做不得准,让她安心等待前线北府军的确切消息,可郗归对琅琊王与王安的报复,却令谢粲内心坚信,郗途一定是死在了寿春。
如若不然,向来和气的郗归,又怎会如此大开杀戒呢?
谢粲狠狠地哭了一场,又让郗如与侍女离开,说想要自己待一会儿。
侍女们知道她难过,所以事事都顺着谢粲,听话地跟着郗如退了出去。
谢粲听着房中的动静渐渐消失,自个儿坐了起来,良久,终于站起身来,从箱中翻出了一匹新缎。
她面无表情地撕开缎子,踩着几案将长条状的锦缎挂在梁上,打了一个死结。
人说生死间有大恐怖,可谢粲却觉得,天上人间,碧落黄泉,不会再有比失去郗途更加恐怖的事情了。
早上得知消息的时候,她便想一刀结果了自己,可当锐利的剪刀被握在手心,她却又迟迟无法动手。
她想碰壁而死,可求生的本能却使她每每在接触到墙壁之前,便先收了力道。
终于,她想到了一个绝好的主意——悬梁而死。
如此一来,她既不用自己拿刀刺向胸膛,也不必花大力气,只要轻轻地投缳,就什么都不必再想了。
谢粲这样想着,轻轻笑了笑,踩着几案,将头颅伸进圆环,然后借着用劲踩踏几案的力气,慢慢地荡了出去。
脖颈处的痛楚令她无比难受,窒息的感觉更是令谢粲觉得胸口仿佛要炸掉,她的意识渐渐模糊,仿佛看到郗途身穿铠甲,向自己伸出了手。
“哗啦”一声,婢女青荷掀开帷幕,不想却看到了一个悬空的人影。
她手中的汤盅陡然掉落,发出一阵瓷器破裂、碎片迸溅的声音,随之而起的是青荷恐惧的尖叫:“来人!快来人啊!”
向来安静的谢府,瞬间惊起了一群飞鸟,大夫和各房的主母急匆匆地赶往谢粲居住的院子,整个府邸都染上了惊慌的色调。
郗如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想要崩溃。
侍女们说谢粲应当没有大碍,可出了这么大的事,郗如作为女儿,又如何能不过去侍奉?
她自从午后进门,便陪着痛哭的谢粲坐了一下午,翻来覆去地安慰她,请她不要难过,等待前线的确切消息。
好不容易趁着谢粲想要自己待一会的空当,回去安生用个夕食,可谁能想到,她竟连吃完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能拥有。
郗如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谢粲的卧房,面色沉沉地走到床边,僵硬地安慰了几句自己软弱的母亲,随后便一言不发地坐到旁边,看着几位隔房的长辈再度垂泪宽慰谢粲。
直到众人都因夜深而回去后,郗如才冷嗤一声,开口说道:“满意了吗?”
她冷冷地看向谢粲:“身为小辈,劳累诸位长辈因为你的任性而操心;作为母亲,自私地抛下孩子,软弱地选择自尽。谢家怎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究竟何时才能担负起哪怕一丁半点的责任?”
谢粲同样冰冷地回视郗如,她强撑着靠在床头,嘶哑着嗓子,用近乎于气声的声音说道:“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说我?我再怎么着,也好过你这个没有感情的怪物。”
郗如冷笑一声,没有说话,可就连她的眼神,都在鄙夷谢粲的失职。
谢粲深吸一口气,想到方才婶母的那句“哪怕是为了阿如,你也该好好活着”,愈发觉得心中有一股闷气不吐不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