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2 / 4)
郗归擦了擦额上的薄汗,有些伤感地说道:“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无论是郗归还是谢瑾, 都早已等得太久。
他们当然担忧这其中种种的风险, 可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不可避免的一战。
郗归深吸一口气, 平复着怦怦跳动的心脏。
她凝视着长长的队伍,在风中眨了眨眼:“就算我此刻死了,这一生也没有白活。我为江左培养出了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一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生机。”
从军队到官府,再到那一个个为女子而设的岗位, 一座座为平民儿女所设的学堂, 还有郊外那一亩亩真正属于百姓的田地。
所有这些,都是郗归为这世界带来的改变。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她将来自后世的观念,融入到这个时代真实而具体的实践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带来了火种。
她知道这火必会有旺盛燃烧的一天,因此就连身体上的不适,仿佛也没有那么令人担忧恐惧。
可谢瑾却因这假设而心中刺痛,他动了动唇,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郗归平静地看向谢瑾,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他。
她仔细端详他的相貌,注视他神色间的忧虑。
台城是一片散发着恶臭的泥潭,郗岑在那里落败,谢瑾也在那里一日日地失去了从前的风姿。
他依旧是以前那副好相貌,可眉眼间却带着难以言说的疲惫与忧愁。
郗归知道,对他们而言,这样平静的日子不会太多了。
一旦北府军击败北秦,那么,作为一支功高震主的军队,他们势必会被建康城中的君臣联合忌惮排挤,两方人马定会争个不止不休。
而假如北府军不幸败了,那么,江左面临的,恐怕将是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他们不说必死无疑,起码也会疲于奔命,不可能像此刻这般安静地站在这里对视。
人与人之间,向来都有缘浅缘深的说法,而他们二人之间,显然已经快要走到不得不分开的地方。
这几年来,他们确实给了彼此不少帮助,可也在互相依靠的同时,为了各自的立场而无声对峙。
他们是朋友,是爱人,是亲人,但更是对手。
郗归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结局,她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早在四年前就有了心理准备。
唯一值得深思的,是怎样合理地了结此事,并且最大程度地为北府军谋取利益。
出征的军队离开了许久,道路两旁的民众才渐渐散开。
校场里已经开始了今日的训练,除了北府军之外,还有今日轮训的民兵。
大敌当前,任何人都有可能走上战场,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懈怠,哪怕只是一名民兵。
郗声在奉安的搀扶下,走下了这座高耸的鼓楼。
郗归侧身看向谢瑾:“回去吧。回到建康之后,谨记之前商议的方案,要一刻不停地提防太原王氏与琅琊王。北府军此次远赴豫州作战,粮草辎重要经过扬州运输,并由豫州补充,这两个地方,务必不能出任何岔子。”
她一脸凝重地说道:“太原王氏蛰伏了这么些时日,只怕恨不得郗、谢两家在战场上吃个大亏。你让豫州的人早做准备,一旦扬州有变,豫州必须保证寿春的粮草供应。” ↑返回顶部↑
无论是郗归还是谢瑾, 都早已等得太久。
他们当然担忧这其中种种的风险, 可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不可避免的一战。
郗归深吸一口气, 平复着怦怦跳动的心脏。
她凝视着长长的队伍,在风中眨了眨眼:“就算我此刻死了,这一生也没有白活。我为江左培养出了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一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生机。”
从军队到官府,再到那一个个为女子而设的岗位, 一座座为平民儿女所设的学堂, 还有郊外那一亩亩真正属于百姓的田地。
所有这些,都是郗归为这世界带来的改变。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她将来自后世的观念,融入到这个时代真实而具体的实践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带来了火种。
她知道这火必会有旺盛燃烧的一天,因此就连身体上的不适,仿佛也没有那么令人担忧恐惧。
可谢瑾却因这假设而心中刺痛,他动了动唇,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郗归平静地看向谢瑾,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他。
她仔细端详他的相貌,注视他神色间的忧虑。
台城是一片散发着恶臭的泥潭,郗岑在那里落败,谢瑾也在那里一日日地失去了从前的风姿。
他依旧是以前那副好相貌,可眉眼间却带着难以言说的疲惫与忧愁。
郗归知道,对他们而言,这样平静的日子不会太多了。
一旦北府军击败北秦,那么,作为一支功高震主的军队,他们势必会被建康城中的君臣联合忌惮排挤,两方人马定会争个不止不休。
而假如北府军不幸败了,那么,江左面临的,恐怕将是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他们不说必死无疑,起码也会疲于奔命,不可能像此刻这般安静地站在这里对视。
人与人之间,向来都有缘浅缘深的说法,而他们二人之间,显然已经快要走到不得不分开的地方。
这几年来,他们确实给了彼此不少帮助,可也在互相依靠的同时,为了各自的立场而无声对峙。
他们是朋友,是爱人,是亲人,但更是对手。
郗归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结局,她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早在四年前就有了心理准备。
唯一值得深思的,是怎样合理地了结此事,并且最大程度地为北府军谋取利益。
出征的军队离开了许久,道路两旁的民众才渐渐散开。
校场里已经开始了今日的训练,除了北府军之外,还有今日轮训的民兵。
大敌当前,任何人都有可能走上战场,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懈怠,哪怕只是一名民兵。
郗声在奉安的搀扶下,走下了这座高耸的鼓楼。
郗归侧身看向谢瑾:“回去吧。回到建康之后,谨记之前商议的方案,要一刻不停地提防太原王氏与琅琊王。北府军此次远赴豫州作战,粮草辎重要经过扬州运输,并由豫州补充,这两个地方,务必不能出任何岔子。”
她一脸凝重地说道:“太原王氏蛰伏了这么些时日,只怕恨不得郗、谢两家在战场上吃个大亏。你让豫州的人早做准备,一旦扬州有变,豫州必须保证寿春的粮草供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