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3 / 4)
朱晴奉上那个小匣子,赵姑姑接过,很沉,有些压手。可能是朱晴的郑重态度影响了她,赵姑姑违反礼仪的当场打开,只见里面是两个素面金镯。
赵姑姑拿起其中一个掂了掂,实心的,没有任何花纹,这分量戴在手上,手腕都要压出红痕来。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是我给姑姑的养老钱。”朱晴坚定得看着赵姑姑的眼睛,这世道,什么都没有金子实在。赵姑姑无儿无女,那几十年不见的侄儿怎么可能靠谱。
赵姑姑把金镯放回匣子,轻叹一声:“你知道的啊。”
“是啊,我知道,姑姑当初引我进宫,是想收我为徒。可惜世事变幻,我们没有师徒缘分,但我对姑姑的感激如这赤金一般。”她不能为姑姑养老送终,送上这一对实心金镯,够赵姑姑安享晚年了。当初赵姑姑知道她没说实话,还是把她从泥潭里拉出来。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也没帮你什么。你聪明,聪明人在哪里都是有出路的。”赵姑姑在朱晴步步高升的时候就想明白啦,不管朱晴当初是装傻还是真傻,总归她没有害自己。如今又送了这样一份大礼来,赵姑姑心里就再没有不平啦。什么感情、感激,光说嘴赵姑姑是一个字都不信,可有这两个大金镯子,赵姑姑就觉得朱晴面目可亲。
赵姑姑沉吟了一下,斟酌道:“宫里有贵人们庇护,自然衣食无忧,可还是有很多人想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说呢?”
“姑姑对我知根知底,我又哪里有家呢?”朱晴自嘲,“姑姑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你没想过打听父母亲人?”赵姑姑不信,不管再嘴硬,女人总是忍不住心软,宫里掏心掏肺掏干月银供养卖他们家人的宫女还少吗?跟何况朱晴聪明,她肯定能拿捏住父兄,这世道,女人没有娘家,总是要吃亏的。
“不想废那个事儿。我如今在娘娘身边做事,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你不嫌弃的话,我多嘴两句。”赵姑姑显然拿定了主意,语速比刚才快一些:“你家在你入宫之后是有些变故的。当初你爹娘卖你是为了凑一笔银子入国子监做监生,可引荐人吴举人并非善类,他以举人之身谋了外任,临行前,卷走了你爹七拼八凑的钱。”
“呵呵!”朱晴冷笑,宁愿卖女儿也要当监生,这下可好,鸡飞蛋打。
“你入宫第二年,东城民宅起火,没入宫小宫女学规矩的地方也在那里……”
“我大姐死了?”朱晴反问,怪不得她一直没在宫里名册上看到大姐儿,朱晴一直以为是自己没用心找的缘故。
“大火烧了半条街,院子里死了一大半人呢,名册什么的全被烧没了,剩下的人也被吓傻了,根本说不清自己叫什么。后来宫里贵人慈悲,多给了一年让她们养身子,活着的人重新起了名字,这几年陆续都入宫了。你大姐也不敢说就去了,说不得她就是那些运气好的人呢。”赵姑姑软语安慰。
朱晴闭了闭眼睛,不敢奢望大姐儿有什么好运气,她们姐妹这一生,从未有过好运气。
“罢了,我早就说过,只当没这个姐姐了。”朱晴侧了侧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赵姑姑把视线垂在茶盏上,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气氛安静而沉默,赵姑姑端起茶碗,啜饮一口,等朱晴调整好心情,慢悠悠道:“我在这宫里过了大半辈子,勉强混出个人样啦。当年我引你入宫就是看好你,如今我要走了,却又老婆子碎嘴,有几句不中听的话,想说与你听。”
朱晴转过头来,带上了标准的亲切微笑:“请姑姑教诲。”
“我夸你聪明,那你知道自己在皇后娘娘身边做什么吗?我听说你竟然想做个忠臣?”
“姑姑何出此言?”
赵姑姑静静看着朱晴的眼睛,看她不闪不避,旋即轻叹:“你要明白,虽然咱们女官自矜自重,常用臣自称,但在这宫里,谁都是奴婢。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人称内相,回皇帝话,还一口一个奴婢呢。”
朱晴起身,行了一礼,才缓缓道:“请姑姑教诲。”
“你是明白人,我教不了你什么,可你心里要真明白啊。”赵姑姑从同一句话里,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拍拍朱晴的手,她知道朱晴肯定能明白。
朱晴郑重谢过赵姑姑的提醒,在这吃人的深宫职场,若非心肠好,谁又来提点她这些呢。朱晴知道自己的毛病,她以为自己已经弯下膝盖、低到土里,只求荣华富贵,不求一丝真情。可终究,脊梁弯不下去啊。
她下意识想救那些无辜人,总觉得举手之劳是人应该做的,从不认为正义是编出来骗人的玩意儿。
所以,她想代替赵婆婆跟在皇后身边,她想影响皇后做一个稍微体恤下人一点儿的统治者。
赵姑姑这里来送临别礼的人特别多,她能抽出这一小会儿和朱晴说说话,已经很难得了。 ↑返回顶部↑
赵姑姑拿起其中一个掂了掂,实心的,没有任何花纹,这分量戴在手上,手腕都要压出红痕来。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是我给姑姑的养老钱。”朱晴坚定得看着赵姑姑的眼睛,这世道,什么都没有金子实在。赵姑姑无儿无女,那几十年不见的侄儿怎么可能靠谱。
赵姑姑把金镯放回匣子,轻叹一声:“你知道的啊。”
“是啊,我知道,姑姑当初引我进宫,是想收我为徒。可惜世事变幻,我们没有师徒缘分,但我对姑姑的感激如这赤金一般。”她不能为姑姑养老送终,送上这一对实心金镯,够赵姑姑安享晚年了。当初赵姑姑知道她没说实话,还是把她从泥潭里拉出来。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也没帮你什么。你聪明,聪明人在哪里都是有出路的。”赵姑姑在朱晴步步高升的时候就想明白啦,不管朱晴当初是装傻还是真傻,总归她没有害自己。如今又送了这样一份大礼来,赵姑姑心里就再没有不平啦。什么感情、感激,光说嘴赵姑姑是一个字都不信,可有这两个大金镯子,赵姑姑就觉得朱晴面目可亲。
赵姑姑沉吟了一下,斟酌道:“宫里有贵人们庇护,自然衣食无忧,可还是有很多人想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说呢?”
“姑姑对我知根知底,我又哪里有家呢?”朱晴自嘲,“姑姑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你没想过打听父母亲人?”赵姑姑不信,不管再嘴硬,女人总是忍不住心软,宫里掏心掏肺掏干月银供养卖他们家人的宫女还少吗?跟何况朱晴聪明,她肯定能拿捏住父兄,这世道,女人没有娘家,总是要吃亏的。
“不想废那个事儿。我如今在娘娘身边做事,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你不嫌弃的话,我多嘴两句。”赵姑姑显然拿定了主意,语速比刚才快一些:“你家在你入宫之后是有些变故的。当初你爹娘卖你是为了凑一笔银子入国子监做监生,可引荐人吴举人并非善类,他以举人之身谋了外任,临行前,卷走了你爹七拼八凑的钱。”
“呵呵!”朱晴冷笑,宁愿卖女儿也要当监生,这下可好,鸡飞蛋打。
“你入宫第二年,东城民宅起火,没入宫小宫女学规矩的地方也在那里……”
“我大姐死了?”朱晴反问,怪不得她一直没在宫里名册上看到大姐儿,朱晴一直以为是自己没用心找的缘故。
“大火烧了半条街,院子里死了一大半人呢,名册什么的全被烧没了,剩下的人也被吓傻了,根本说不清自己叫什么。后来宫里贵人慈悲,多给了一年让她们养身子,活着的人重新起了名字,这几年陆续都入宫了。你大姐也不敢说就去了,说不得她就是那些运气好的人呢。”赵姑姑软语安慰。
朱晴闭了闭眼睛,不敢奢望大姐儿有什么好运气,她们姐妹这一生,从未有过好运气。
“罢了,我早就说过,只当没这个姐姐了。”朱晴侧了侧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赵姑姑把视线垂在茶盏上,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气氛安静而沉默,赵姑姑端起茶碗,啜饮一口,等朱晴调整好心情,慢悠悠道:“我在这宫里过了大半辈子,勉强混出个人样啦。当年我引你入宫就是看好你,如今我要走了,却又老婆子碎嘴,有几句不中听的话,想说与你听。”
朱晴转过头来,带上了标准的亲切微笑:“请姑姑教诲。”
“我夸你聪明,那你知道自己在皇后娘娘身边做什么吗?我听说你竟然想做个忠臣?”
“姑姑何出此言?”
赵姑姑静静看着朱晴的眼睛,看她不闪不避,旋即轻叹:“你要明白,虽然咱们女官自矜自重,常用臣自称,但在这宫里,谁都是奴婢。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人称内相,回皇帝话,还一口一个奴婢呢。”
朱晴起身,行了一礼,才缓缓道:“请姑姑教诲。”
“你是明白人,我教不了你什么,可你心里要真明白啊。”赵姑姑从同一句话里,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拍拍朱晴的手,她知道朱晴肯定能明白。
朱晴郑重谢过赵姑姑的提醒,在这吃人的深宫职场,若非心肠好,谁又来提点她这些呢。朱晴知道自己的毛病,她以为自己已经弯下膝盖、低到土里,只求荣华富贵,不求一丝真情。可终究,脊梁弯不下去啊。
她下意识想救那些无辜人,总觉得举手之劳是人应该做的,从不认为正义是编出来骗人的玩意儿。
所以,她想代替赵婆婆跟在皇后身边,她想影响皇后做一个稍微体恤下人一点儿的统治者。
赵姑姑这里来送临别礼的人特别多,她能抽出这一小会儿和朱晴说说话,已经很难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