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声音完全接近于影视行业中的爆炸声了。
  两人随后越过钢化玻璃墙,发现离爆炸源1.5米远的假人初看之下毫发无伤,但眼见不一定为实。
  方沂等待工程师评判结果。
  “无伤。”
  结果和往常一样。
  郭凡解释说:“我们已经做实验很多次了,每次都是这样。”
  方沂更谨慎,他怀疑这个测试机器人的效用,“有没有可能受到内伤,有没有可能氮气中毒?”
  “不会。”郭凡回答很快。
  “是不是武断了点?”
  “我拿我自己做过实验,没事。有一次我忘记了穿防爆服,直接就面对着挨炸,真是没事儿,连一点恶心都没有……说实话,还没有你那个飞车戏危险,你胸口都是安全带的勒痕和淤血。”
  方沂:“还有忘记穿防爆服这种事?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是故意不小心。”
  方沂被郭凡感动到了,说:“四月份中国导演协会要选新人入会,陆阳已经有人推上去了,我推你。”
  “我得罪过老导演啊,做好打算这辈子进不去了,排斥我就排斥我呗。”
  “郭凡,我从来不对人说大话。”
  第479章 跑奖】
  方沂这么讲自然是有依据的。
  中国导演协会前身是大陆导演协会,是一个名义上的民间组织,92年创立,目的是以民间交流的方式促进两岸三地的导演结识,进而带动业界更广泛交融。
  第一届就搞得有声有色,会长、副会长,会员均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如副会长谢晋老爷子(《高山下的花环》),张一谋,滕文骥(《血色浪漫》)……以及正会长谢铁丽(《红楼梦》)。
  成立后联合宝岛电影导演协会和港地电影导演协会共同举办了多届导演研讨会,增强了三地之间导演的情谊和合作,也发出过一些对影视业改革与立法的倡导。
  然而,可以这样说,大陆任何成体系的民间组织必然带有官方的色彩,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先前的几届组委会领导就是体制内人,渐渐的原有国营制片厂模式破碎,各种外资、民营制片公司崛起,以韩三坪为代表的人士恰到好处加入进来,使得导演协会仍存有明显的半官方色彩。
  与此同时,冯大炮、宁昊此类没有职称的个人导演也加入到导演协会中,并且被推选为评委会成员、或者是副会长之流,两者交融——这是它妙的地方,它把当前体制内外的精英导演一网打尽,形成一个封闭圈子,实质赋予了成员一种权力。
  社会关系中,一种身份的认同是通过排他来建立的,并非“我是什么”,而首先是“他们不是什么”。
  因此赋予了什么权力呢?
  我承认你是我一员的权力。
  加入导演协会,需两名现有成员的推选,并且所拍摄的作品得到审核批准(认定为电影作品),才能通过。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称导演,mv导演,广告导演,婚庆导演,自媒体导演……但如果你是导演协会的成员,注册在案,在这个年头,你才算是上了道儿。
  今年是方沂近年来在导演协会最说得上话的时候。原因在于秘书长由韩三坪担任,而轮值主席是陈恺戈,他只要解决这两个人,让他们来替自己推荐郭凡入会,事情就成了。
  有人会问,怎么不直接上去强说:“我推郭凡入会,在座谁赞成,谁反对?”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毕竟韩三坪和陈恺戈会想办法帮方沂圆,以为他终于年少轻狂失言了,但方沂不这么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