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鸡也会啄庄稼苗啊……”
  曹勇见这些人又讨论起来,脸色一板,一旁的曹六等人更是一脸凶相,这下子降卒们是彻底老实安静下来,就等着曹勇吩咐,他这才脸色渐缓,“如今虫卵都藏在地里土壤下面,咱们先将田里土壤松松土,将它们都挖出来……”
  但即便是将土块都松土了,肯定也没法将这些虫卵一下子全部除掉,小郎君所言,还需要造能杀死这些虫卵的药水,而其中要用到胡蒜、茱萸、花椒等物,都是些辛辣之物,将它们捣碎再掺水,喷洒到地里去,就能将这些蝗虫虫卵杀死。
  降卒们听了后,眼睛放光。
  胡蒜不是稀罕物,他们家中院子基本都种了些,可以直接拔来制这灭蝗的药水,而茱萸等物,也可以去山上找寻,只是到底不比自家院子种的多。
  “小郎君已经派人去城中铺子买这些辛辣之物,等买回后,尔等只需照办。”
  降卒们连忙点头,他们只需出点力气就行,当然乐意。
  倒是有几个年岁大的老头老太太嘟囔了几句,“这是蝗神爷爷发怒呢,怎么能灭蝗……”
  不过他们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自家儿子媳妇捂嘴了。
  “爹您真是年岁大了,可别说胡话!”
  “这些蝗虫吃了粮食,我们就要饿死,不杀它们,难道是让我们饿死吗?”
  这些老人嘴巴嗫嚅,好半晌才道,“给蝗神祭品,他会饶恕我们的……”
  而儿子儿媳都是一副没好气模样,不再与爹娘多说,他们才不信这一套呢,若是求神拜佛有用,那这天下就太平了,推了老爹老娘回家去,又利索地将各自院中的胡算都拔了,拎着东西就浩浩荡荡一起去消除蝗虫。
  曹德提前让降卒们预防蝗虫之事并未做隐瞒,不过两三日,降卒营附近的庄子都听了风声,不少农户听到蝗虫就面色大变,对与降卒们这种灭除蝗虫的做法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是一脸愁苦,“难道真的会发生蝗灾吗?”
  “嘘,可别瞎说,若是当真,这也是蝗神爷爷在发怒,可不能冒犯神灵啊?”这人直接跪地就拜,磕头就蝗神宽恕,不要降下神罚。
  像他这般的并不是少数,这些庄户都是本地的百姓,未曾像降卒与流民那般被迫逃离家乡,手头上更是没沾过人命,心底对神灵就更加信奉。
  但是心底对蝗虫的恐慌却不会消失,旱极而蝗并不是鲜事,原先他们还未将这二者放在一起联想,可经过降卒营众人口口相传,庄户们也越想越觉得有理,原来蝗虫时喜欢这种高温天气而畏水惧冷,如今这样的天气可不就是让蝗虫生长的时机吗?
  等流民与降卒们浩浩荡荡除蝗行动开展了两日后,那些庄户终究是坐不住了,也加入到当中来。好在这些降卒们压根没有隐瞒要如何操作,庄户们这两日在旁边看着差不多是弄明白了,回去就将家中院里的蒜头拔了,又挖了一些茱萸,也学着制了一些药水,给自家农家喷洒。
  整整忙活了十来日,不管是降卒营的屯田,还是范县与东阿、鄄城的田地基本上都已经处理过,只是这十来天里,日头也是一日日愈加炎热,不仅未曾降下一滴雨,甚至就连附近的一些河道里的河水也快要干涸见底。
  “小郎君,当真要将水塘里的鱼虾全部都打捞起来吗?”
  问话的是一个憨实的老汉,虽然年岁较大,但却是个老把式,为人也忠厚,是最早一批看管鱼塘的降卒,对水塘里的鱼虾一直很上心,然后今岁入秋后天气不见转凉,反而是干旱无雨,水塘也不例外,随着塘里的水越来越少,老汉每日都发愁,生怕这些鱼虾会养不活。
  没想到果真如此,还没等到水塘里的水彻底干掉,曹德就让人将里面的鱼虾全部打捞起来,赶紧制成鱼干、蟹酱,多放点盐巴,然后就能存放更久的时间。
  可是这一批鱼虾幼苗投入并没有多长时间,如今塘里基本都是小鱼小虾,此刻将他们打捞起来,简直就是亏大了。
  老汉一脸心疼,哀求道,“要不再过一阵子,再养上一个月,等塘里的鱼虾都长大些……”
  “再不将它们打捞起来,不要半个月,这水塘里的水就会全部晒干。”曹德摇头,“如今赶紧将它们打捞起来,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曹德见这老汉满脸失望,他心里何尝不心疼呢,只是这是天灾,他也没法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不过还是开口安慰了这老伯一句,“放心,会留下一些鱼苗,等来年风调雨顺,水塘蓄满水的时候,还会再继续养鱼养虾的。”
  黄老汉勉力扯了扯嘴角,心里还是很沉重,只盼着这天爷莫要再难为他们了,赶紧给他们来场雨吧。
  如今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干旱无雨的窘境,那吕布的兵将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曹德叹气,对着一旁曹勇道,“待会儿再送五车粮食去濮阳,另外再加一车鱼干。”
  曹勇欲言又止,虽然小郎君一直在囤粮,但是他们降卒营人数众多,若是这些粮食全部用在降卒营上,倒是能撑上几个月,但若是送到大郎君那边,那就是杯水车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