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是厚颜无耻之徒!”曹操痛声骂道,“竟让他们占了我家的好处,可恨,可恨呐!”
  “你且坐下罢,晃得我都头晕目眩了。”曹太公瞥了他一眼,老神在在,“虽然孝武皇帝当年曾设盐铁官制,但自光武以来,就已经罢私盐之禁,任民制盐,自由搬运,如今各州盐矿基本都是被各地豪族世家所把控……”
  曹操满脸不服气,“听闻那提炼细盐之法是出自阿疾?”
  既如此,那就不该将这利益分与世家,那些人是什么东西,食祖辈世禄之庸才,却占着出身口出狂言,何尝将他们曹氏放在眼里。
  曹太公悠悠叹口气,“世家啊……”确实是与他们不同,世代祖辈积攒下来的功业与底蕴,族中人才辈出,哪里是他们曹氏短短数十年就可以赶上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世家都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般强盛,范县这六姓世家只是二流世家,若不然也不会愿意与他们曹氏共谋。
  见长子仍然是一脸气不过,恨不得拔剑冲向世家,曹太公略感头疼,揉了揉额头才道,“如今你军中不是缺钱吗,若不与这六姓一起谋事,咱们如何有那么多的人手去制盐?”
  虽然阿疾弄了几个作坊,但如今所产之物也只是在范县及周边之地盛行,所赚虽然多,但养兵耗资更甚,曹操麾下数万人马,再加上后来收编的六万青州兵,光是粮草就不是小数目,况且将士作战,总不能不吃油荤。
  再加上置办盔甲武器,发放给将士的军饷,这些加起来,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财路收入才能支撑。
  而曹家起势晚,虽有些族人,但基本都是事农为生,如今虽然分了利给这六姓,但六家都出了不少人,除了范县这个盐场外,还派人出去找寻这样的毒盐矿,然后变废为宝,所赚甚多。
  曹太公也安排了不少曹氏族人在盐场中,可以跟着学这六姓的制盐技术,也算是为他们曹氏培养一些人手。
  曹操还是有些不满,“但给予他们的利润实在是太厚。”
  总共十成利就让世家占了六成,他们曹氏就只剩下四成了。
  曹太公摇摇头,这世家虽然占得多,但是六家一分也就少了,要想与这些人共事,若不舍出些好处,又怎会如意?
  看着一脸愤怒与不甘的长子,曹太公沉声道,“此事并非我一人决断,也与你帐下荀先生商讨过,他也是认可此事。”
  闻言,曹操心中一哽,他出征在外,军中大事都是交给文若,此番归来,尚未去营寨,自然也没听到荀彧的见地。
  他正要开口,突然侧头暴怒,“何人在外鬼鬼祟祟?”
  曹德连忙跳出来,“是我,是我!”他摆摆手,解释道,“我可没有偷听噢,只是刚好来找爹……”声音越说越低,他虽然没有有意偷听,但是在门外也是听到一些,知道他哥与他爹为了盐场的事起争执,这才犹豫着要不要进来,哪想到刚好被里头的人逮个正着。
  就,相当尴尬。
  见来人是阿疾,曹操脸色稍霁,招手示意他进来,“既然来了,就赶紧进来。”
  曹德立马迈着小跑到亲爹跟前,讨好地冲曹太公笑笑,结果被亲爹横了一眼。
  即使被亲爹瞪了一眼,曹德也不嫌弃,直接坐到曹太公身旁。显然比起亲哥,还是亲爹更让他安心些。
  他哥还在为盐场分利给世家二生气,曹德不敢吱声,其实他才是真正“罪魁祸首”,虽然制作细盐是在盐场那儿,但是在这之前,曹德就将《化学教材》给卫梁,只是对方还未完全吃透而已。
  而那书除了卫梁外,还有不少人都看了,曹德还曾经派人去徐州寻找大儒,徐州那边说不定也会有手抄本。只是如今这书还没众人接受,这才没引起震动。
  这件事确实是曹德做得不妥当,他哥如今还是创业初期,正是缺钱的时候,即便是想要将这制盐之法推广,也是要等钱赚够的时候。
  不过这《化学教材》如今也只是在兖州、徐州出现过,等他哥将隔壁打下,那就问题不大吧?
  隔壁徐州是个好地方,不仅地盘比他们兖州要大得多,而且还与海相连,若是有了徐州,那哪里还会缺盐场,到时候还可以建造渔港。有鱼有盐,想要囤粮还不是轻而易举?
  当然,曹德盯上隔壁徐州还有个原因,据他精读《三国》,最后十分肯定,按照原本轨迹,自己与老爹是要在兖州被陶谦的手下给嘎掉。
  至于究竟是不是陶谦授意?
  曹德觉得不重要,哪能拿自己小命开玩笑,只要这块地盘成了他哥的,那不就行了,安全系数直接提到最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