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2 / 4)
唐炳德和刘支书斗智斗勇多年,已经养成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
刘支书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个,指定又憋着什么呢。
给刘赖子的救助就是发一年全额口粮,多了没有。
让大队给他出钱治腿?
大队没钱。
这正修沼气池呢,回头还得养猪、养鱼、买鸡鸭苗,哪有钱?
刘支书却叹了口气,道:“咱们要以人为重呀,要是没有了人,大队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唐炳德一时间不知道刘支书啥意思,内心却越发警惕。
他不吭声,沉默抵抗。
刘支书看唐炳德消极抵抗也挺来气的,唐炳德要是问你说怎么办那自己就顺势说出来,可唐炳德不问,就得他自己说。
他道:“从前大队口粮是人八劳二的,到现在人四劳六,咱们忽略人的部分太多了,太看重物质人情味就淡薄了。”
他此言一出,唐炳德瞬间松口气。
原来刘支书还没放弃吃大锅饭呢?
当初人八劳二,结果咋样?懒汉不干活儿也能分一样的口粮,干活儿的社员见状自然不平衡,凭啥他们养全村懒汉?他们也不出力,最后大队一亩地收不上一百斤粮食!
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分配方式改为人七劳三直到人四劳六,工分占大头。
一开始他得罪了村里的倒挂户,都骂他不给人活路,但是社员们慢慢地也意识到他的办法才是对的,尤其那些认真劳动的社员都拥护他。
这是他能调动社员干劲儿的制胜法宝。
现在刘支书想开倒车?
咋讨好那些懒汉和倒挂户对你有什么好处?
别跟他提封家也搞特殊,人家封辰爹是烈士,而且封辰每年是拿钱买口粮的,又不是白得。
说什么太看重物质人情味儿就淡薄?
那没有物质,大家都饿肚子就叫人情味儿?
59、60、61那三年大家只有饿肚子,没见人情味儿,反而因为饿肚子暴露了更黑暗的人性。
刘支书继续道:“大队现在不是种水稻、修沼气池吗,以后口粮越来越多,副业也搞起来,这有钱有粮了可不就得让社员过好日子?我觉得以后人劳对半分口粮就挺好,再以后大队越来越富裕,直接就按人口平分最好。”
唐炳德瞅着他,没说话。
刘支书这是想替大队拿水稻和沼气池做人情哄那些懒汉和倒挂户开心?
但凡家里有劳力、勤奋赚工分的人家都不爱平分好吧?
多劳多得才是社员们想要的。
这事儿一开始是刘赖子老娘纠缠唐炳德,后来还是演变成唐炳德和刘支书的争执,或者说演变成多劳多得和平均分配的对抗。
村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想要平均分配,因为他们家劳力少老人孩子多,赚的工分不够养家的,就想吃大锅饭。 ↑返回顶部↑
刘支书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个,指定又憋着什么呢。
给刘赖子的救助就是发一年全额口粮,多了没有。
让大队给他出钱治腿?
大队没钱。
这正修沼气池呢,回头还得养猪、养鱼、买鸡鸭苗,哪有钱?
刘支书却叹了口气,道:“咱们要以人为重呀,要是没有了人,大队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唐炳德一时间不知道刘支书啥意思,内心却越发警惕。
他不吭声,沉默抵抗。
刘支书看唐炳德消极抵抗也挺来气的,唐炳德要是问你说怎么办那自己就顺势说出来,可唐炳德不问,就得他自己说。
他道:“从前大队口粮是人八劳二的,到现在人四劳六,咱们忽略人的部分太多了,太看重物质人情味就淡薄了。”
他此言一出,唐炳德瞬间松口气。
原来刘支书还没放弃吃大锅饭呢?
当初人八劳二,结果咋样?懒汉不干活儿也能分一样的口粮,干活儿的社员见状自然不平衡,凭啥他们养全村懒汉?他们也不出力,最后大队一亩地收不上一百斤粮食!
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分配方式改为人七劳三直到人四劳六,工分占大头。
一开始他得罪了村里的倒挂户,都骂他不给人活路,但是社员们慢慢地也意识到他的办法才是对的,尤其那些认真劳动的社员都拥护他。
这是他能调动社员干劲儿的制胜法宝。
现在刘支书想开倒车?
咋讨好那些懒汉和倒挂户对你有什么好处?
别跟他提封家也搞特殊,人家封辰爹是烈士,而且封辰每年是拿钱买口粮的,又不是白得。
说什么太看重物质人情味儿就淡薄?
那没有物质,大家都饿肚子就叫人情味儿?
59、60、61那三年大家只有饿肚子,没见人情味儿,反而因为饿肚子暴露了更黑暗的人性。
刘支书继续道:“大队现在不是种水稻、修沼气池吗,以后口粮越来越多,副业也搞起来,这有钱有粮了可不就得让社员过好日子?我觉得以后人劳对半分口粮就挺好,再以后大队越来越富裕,直接就按人口平分最好。”
唐炳德瞅着他,没说话。
刘支书这是想替大队拿水稻和沼气池做人情哄那些懒汉和倒挂户开心?
但凡家里有劳力、勤奋赚工分的人家都不爱平分好吧?
多劳多得才是社员们想要的。
这事儿一开始是刘赖子老娘纠缠唐炳德,后来还是演变成唐炳德和刘支书的争执,或者说演变成多劳多得和平均分配的对抗。
村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想要平均分配,因为他们家劳力少老人孩子多,赚的工分不够养家的,就想吃大锅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