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人没办法跟掌握自己诸多黑历史的人硬气。
  所以刘光明的愤怒就有点无能狂怒的意思,唐炳德压根儿不当回事。
  你是县科长咋了?
  回到唐家村你不还是刘家小子吗?
  他甚至能猜到刘光明为什么愤怒,因为这五十亩地种了水稻,回头种棉花的地就会更少。
  那么刘光明他们能拿到的额外好处就会被无限挤压。
  而唐炳德正想以后不种棉花!
  当然这话他们都不能说破,只当对方不知道这事儿。
  可如此一来,刘光明都没法理直气壮指责唐炳德今年的棉花交不够任务了。
  真是憋屈呀。
  他可是跟人谈好了的,秋天给人多少斤棉花。
  刘光明真是恨不得所有农田都种棉花,棉花多紧俏呀,有多少都不够。
  他也不给唐炳德面子了,冷笑:“大队长,既然你这样,那你们来年要多种五十亩棉花才行。”
  他真想到时候把这五十亩水稻的产量都给没收了,可惜他没这个权力,因为当地不种水稻,没有水稻公粮的文件。
  他们可以做手脚,却不能无中生有。
  就在他想继续跳脚的时候唐圆和刘支书来了。
  刘支书当然是唐圆请来的。
  刘支书和唐炳德等人一样,都认为唐圆的改变是季宏岳教的。
  现在季宏岳又住在封家,唐圆找他说话,就被认为是季宏岳的意思。
  刘支书自然不会轻视她。
  唐圆跟刘支书说得也很简单,唐家村种水稻肯定可以成功,人家北大荒都能种,唐家村有什么不能的?
  自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
  而且那几十亩地年年汛期都被淹,根本不适合种旱地作物,能有水稻补上空缺这是多好的机会?
  唐炳德曾经和刘支书几个人商量,是不是舍弃这片地,在最低洼处挖一方大平塘蓄水。
  他们也想过从别处拉土填埋,但是工程量太大。
  也不单单是工程量的事儿,从哪里挖土?那不等于破坏另外的耕地来填埋这里?
  那得不偿失。
  唐圆其实也是看准了刘支书的心思,大队种水稻他当初没反对,就是也认可这个安排。
  如果要反对他起码会跟雨前收麦子一样阻拦一下。
  她甚至怀疑刘支书没跟儿子说过,否则刘光明干嘛不在浸种育秧的时候下乡阻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