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赵峥倒是知道,以前李桂英也时不时会买些私盐——这些私盐基本都来自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区,也就是现在的河间府境内。
  倒不是说官盐太贵,只是私盐更有性价比,尤其是入冬前腌制蔬菜的时候,大量买入私盐还能打折扣。
  因见赵峥对此案感兴趣,马宝放下手里的公文,尽量简单的给他说明了一下,这所谓盐王爷的来历。
  私盐贩子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当。
  在以前,私盐贩子们遇到的危险,大多来自官府或者彼此黑吃黑,而现在则主要来自夜间行路时,遭遇的魑魅魍魉种种诡异。
  约莫七八年前,也不知谁给河间府的私盐贩子们出了个主意,叫他们在贩卖私盐的时候,请买盐的百姓对着某个盐袋说一套预祝平安的切口。
  只要态度表现的足够真诚,就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折价买盐。
  等到赶夜路时,私盐贩子们便会把那袋盐挂在最显眼的地方,用来保佑平安,若是不幸仍遇到邪祟,就将里面的盐撒出来退敌。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粗陋的收集、利用愿力的办法,原本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只能算是自我安慰。
  可搞这一套的盐贩子多了,渐渐便有流言蜚语传出,说是那盐袋里是某个神祗赐福过的,再后来又有了‘盐王爷’的说法。
  起初这个流言传到私盐贩子们耳中时,私盐贩子们还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有人主动去辟谣。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冥冥中似乎真就有个‘盐王爷’在保护私盐贩子——原本遇到邪祟,那撒盐的法子十回里能有一回见效就算好的,如今却十有六七能见效。
  于是私盐贩子们一个个便都悄悄供奉起了盐王爷。
  发展到后来,连河间府的普通百姓也开始信奉这一套,遇事不决先撒把盐准没错——而且必须得是私盐,你要是撒官盐,人家盐王爷可不认。
  当时地方上有人觉得不对,便把这消息报了上来。
  按察司因此行文河间巡察司,让他们彻查此事,看是否有邪神趁机作祟。
  结果河间巡察司很快回复,表示境内一切如常,并没有任何异状。
  又过了大半年光景,这盐王爷甚至传到了京城里,并惊动了御史台的言官。
  后来内阁着令北司彻查,吴三桂钦点爱将出马,在河间府杀的人头滚滚,连河间巡察司的千户百户都被一锅端了个干净,罪名是贪腐包庇欺瞒上官。
  这也正常,但凡是能把买卖做大的私盐贩子,哪有不和本地官府勾结的?
  赵峥听到这里,就觉得有些耳熟。
  好像母亲当初也听过类似的传闻,只是后来向舅舅求证时,舅舅对此嗤之以鼻,母亲也就没再理会这事,不曾想这里面竟还涉及到了一尊邪神。
  不过他听了这么久,却一直有个疑惑:“大人,这盐王爷究竟做了什么恶事,惹得朝廷如此震怒?”
  “这个……”
  马宝顿时卡了壳,半晌才支吾道:“朝廷也是未雨绸缪,当时那盐王爷的信徒已经已经遍布北直隶,一旦失控,那可就是波及京畿的大祸!”
  懂了,是莫须有。
  这时一旁的属吏忍不住插口道:“即便暂时并无其它恶行,这盐王爷包庇私盐贩子,间接导致一府巡察司尽皆贪赃枉法的事情,总不会有假吧?”
  这倒也是,不管那盐王爷是邪神还是善神,就凭他庇佑都是不法之徒,被朝廷铲除就一点都不冤枉——不过因此杀的人头滚滚,到底还是有些过了。
  赵峥略一沉吟,继续打探道:“大人,如今那‘盐王爷’可是又死灰复燃了?”
  马宝颔首道:“看永平府的行文大概是又死灰复燃了,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赵峥立刻起身拱手道:“那能不能把这案子交给下官来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