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墙是泥土筑成的,也不高,残破不堪。
  进了城,樊伉的心就越发凉了。
  今天出太阳,照道理猫冬的人该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但大街上依然没有几个人,偶有几间民宅冒出青烟勉强为这座残破的城市增添了几缕人气。
  樊伉满脸失望:“我还以为舞阳县人会多一点。”
  “郎君说什么?”正好经过一间铁匠铺,里头倒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无名没有听清他说什么。
  “没,就是说城里好萧条啊。”樊伉感叹。
  说是县城,然而看在樊伉眼里,更像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村子。
  破败不堪的土墙,满脸麻木的百姓,偶有几个人路过也是没精打采的,处处透着一股灰败绝望的气息。
  王回笑道:“舞阳乃河南郡重镇,已经算是很繁华的了。未迁都之前,长安城还不如舞阳热闹。”
  樊伉:“……”
  王回将他们带到城中一座同样破旧的宅邸,非常不客气地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就见边上一座小门开了,一个上了年纪看着像是门房一样的人出来。
  王回只对他说了两句,那人脸色立刻变了,飞快地往里奔。
  不一会儿,大门打开,一个着冠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
  “舞阳县丞恭迎兴平侯。”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吕泽回长安的问题,联想到吕泽的身份应该是相当于后世的封疆大吏,无召应该不能随便回京,所以前一章稍做修改,将他来长安的消息改为回砀邑,不影响阅读,可以无视。
  第71章
  胥珲很郁闷。
  一直被当作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地区, 河南郡一直都是发展最快最繁华的地方。
  舞阳县虽然只是个小县,但是背靠舞水,发展也是很不错的, 不然也不会被刘邦当做封邑赐给跟班樊哙。
  这个时候还没有系统的官吏选拔制度,除了那些跟随刘邦举大旗起义,四处征战的将士们, 其他人要做官基本都要靠举荐。
  作为舞阳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名人”,胥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被举荐上来的。
  自从被举荐为舞阳县的县丞之后, 胥珲的日子就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虽然北边雁门太原和匈奴打得如火如荼,不可开交, 舞阳距离太原郡其实并不远,不过因为周吕侯的驻地就在一天路程之外的砀邑,胥珲完全不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天灾人祸, 除此之外, 还是比较安稳的。
  然而, 现在他的安稳日子被打破了。
  临武侯世子, 名满朝野的最年轻的关内侯,兴平侯樊伉到舞阳来了。
  胥珲那个愁啊,还不能说, 和一并同僚迎了出来。
  舞阳的长官亲自出门相迎,樊伉也不敢托大,撩开帘子走了出来。
  “胥公。”樊伉跳下驴车,朝着胥珲拱了拱手, 看在别人眼里很是一副谦逊有礼的少年郎模样。
  胥珲连称不敢,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了:“兴平侯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胥珲甚是惶恐,还望兴平侯恕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