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加上路上送信的时间差,胤祈知道消息的速度也未必比兄弟们慢。
  ————
  康熙三十九年,春讯过去没多久,永定河边传来好消息,几年下来治理成果颇有成效,即便今年春讯雨水不算小,放在从前必然要一路决堤过去,如今却仍旧没有带来太大的麻烦。
  看着这一结果,胤祈也是狠狠松了一口气,发自内心的大笑出声。
  别看他从严绮云那里所得的水泥确实好使,但是自然的伟力也不容小视,盲目加高加固堤坝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真正投入其中才会发现,永定河为何越来越容易决堤呢?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连年盲目修堤,反倒抬高了河床,周边水系疏流也不太合理,以至于汛期容易水患,非汛期下游却干旱,致使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好在上任河道总督靳辅是个有些真本事的人,整理出来的毕生治河经验给胤祈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可惜他早些年便病故了。
  治河可不是轻省活,在胤祈几番整治下,那条利益链上的人才吐出足够的银钱,这还是因为他是皇子,可想当年靳辅的工作开展起来有多难。
  有靳辅的经验,胤祈还经常和严绮云这个纯纯的理工人通信交流,再辅以更好用的材料,以及吃饱肚子后更有干劲的河工,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卓有成效。
  喜信早就传入了京城,康熙传他回京复命的消息也在差不多尘埃落定后到了他的手上。
  胤祈知道,回到京城后,这治河相关的事情往后大抵也不用他再多操心了,虽说事情做成很是欣喜,但是看着自己一手造就的成果往后很少有机会能再见,胤祈也不免有几分遗憾。
  他收起信件,决定离开前最后去河堤边走一趟。
  如今的河堤早就不像从前那样都是难行的烂泥路,一些穿着朴素的河工在河堤上穿行,背也挺直了些,脸上的笑容也偶尔能见上一二。
  他们不知道京中官家老爷过得是什么样的神仙日子,他们只知道,自打七阿哥来了后,他们比从前过得更像一个人了。
  大部分人想不了那么长远,甚至从前也活不到那么长远,所以他们只知道七阿哥很好,希望七阿哥能一辈子管着河工。
  因而胤祈准备离开时,有无数人挽留他,希望他能留下来。
  他又不是铁石心肠,又如何能不动容呢?
  可他依旧头也不回的往京城而去。
  他不是对朝局一无所知的百姓,他能做成这件事情,除了能力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是康熙的第七子,有康熙支持他。
  若他不再是受皇帝器重的皇子,那么这一切都只是虚妄泡影而已。
  这种感觉很好,可是他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无法就这样停下脚步。
  ————
  胤祈进京的消息很快传入京城,本身距离也不算特别远,快马兼程也就几日的功夫。
  这回他也算立了大功,康熙近些时日也是满脸喜色,可见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胤祈给他涨脸。
  治河之事康熙从登基开始就一直很重视,毕竟这每年就要填银子进去,一直填下去就是个无底洞,如今把这无底洞基本封住了不说,他政绩上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而,除废太子外,众多皇子中,胤祈头一个收获到了被康熙在城外亲迎的独一份待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不妙的信号。
  但是这节骨眼上,可没人傻到站出来当那个出头鸟。
  骏马飞奔而来,胤祈虽然知道肯定会有不少人迎他,但是看到康熙时还是十分惊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