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3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青松竞争农贸公司经理失利,最近正气不顺,哪有心思帮人牵线搭桥!
  所以,狄思科的电话还是最多的。
  组织部门的同志也来征求他的意见,询问他对副主任人选的要求。
  面对组织,狄思科倒是爽快地提了要求:“组织上最好能给我们的班子里再安排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同志,很多工作由女同志来做会更合适。”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出缺的位置,狄思科只想找个厉害的副手帮他分担工作压力。
  “我们会尽量给经合办安排一位女同志,狄主任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向我们推荐。”
  *
  新任副主任的人选暂时没有眉目,经合办倒是迎来了另一项重要工作。
  市里要组织工作组,对五家国有企业进行会诊。
  经合办在名牌工程的初审环节中表现出色,狄思科和区经委主任一起被市经委点名加入了这个工作组。
  当然了,选他俩加入工作组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五家企业中,有一个在他们的辖区,就是那个最近破产谣言传得很盛的腾飞厂。
  腾飞厂是几十年的老厂,在册职工有五千人。
  而这五千人中,有一半都是家庭的顶梁柱。
  一旦腾飞厂破产,将这些职工和家属放到社会上,会给社会层面造成巨大负担。
  所以,只要能保住,市里还是要尽量将腾飞厂保下来的。
  无论是合资还是卖给外资,总要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如果是其他厂的问题,市里自己就能做决定。
  可是腾飞厂的亲娘是机械工业部,它又是生产过军工产品,曾经有军工背景的企业。
  外资对它的投资和并购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因此,市里更倾向于内部消化,帮腾飞厂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
  这个工作组有十几人,王副市长亲自挂帅当组长,市经委的夏主任是副组长。
  第一站就来到了腾飞厂,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
  狄思科在腾飞厂那高大气派的大门前路过了数次,今天却是第一次走进腾飞厂的大门。
  跟他想象得差不多。
  五十年代建厂的时候,市里给他们在郊区拨了一大片地,厂区和住宿区都建在这里。
  腾飞厂的面积绝对是狄思科见过的所有工厂中最大的。
  从大门进去以后,要开车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才能抵达真正的厂区。
  一排排厂房有序排列,尽管大部分车间已经停产了,但是可以想象出,当年工人们在这里热火朝天搞生产的景象。
  “我爷爷就是七二九厂的工人,”孟古洁感慨道,“现在可真是物是人非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