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瑾连忙带着自己的人紧紧跟着。
  大概走了半炷香,她听到流水声。
  又过去不知多久,他们终于到达此行目的地。
  顾瑾望着眼前的船舶,满眼都是震撼。
  这艘船,与她上辈子坐过的最大邮轮也不遑多让。
  “师父,好大啊!”叶苗苗由衷感叹。
  是啊,好大啊!
  在顾瑾的记忆里,1974年泉州曾经出土一艘南宋末年的海船,专家通过残船模拟实验,那一艘海船排水量可达600吨!
  后来,应是2007年又有一艘沉船被打捞出来,这一艘船船体长约30.40米,后命名“南海一号”。
  可这两艘船,比起在宋代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的海商之舰,那是小巫见大巫。
  在那本书的记载中,小船都能承载二千料至一千料,还另可载二三百人。
  料,是古人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一石相当于今天一百二十斤。
  这还只是一艘小型船舶的承重能力。
  在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朝廷因要访问高丽,诏令浙江定海船坞制造巨舰。
  一艘是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
  一艘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录,这两艘大型船舶载重达三百六十吨,排水量可达一千吨以上。
  顾瑾眼前眼前的这一艘船舶,比那些曾经记载过的大型船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并且它的造型非常像福船,船高大似楼,顾瑾数了一下,一共有四层。
  一般的福船,最底下装的是土石,目的是压舱、增强船的稳定性。
  类似于盖房子,建基石,稳固房屋。
  第二层,是居住舱室,船上的人们一般居住在这层。
  第三层,是操作场所,厨房,储水仓,货物,动物等都在这一层。
  最顶层则是作战场所也是防御阵地。
  不过,顾瑾眼前的这一艘船舶虽然很大,但相比专家考证的郑和宝船,却不够看。
  郑和驾驶的船舶,它的排水量超万吨,如此巨大的排水量,差不多可以比得上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他收复台湾的船舶,上面更是配有“三桅炮船”,还配备各类大炮五十门。
  顾瑾当时看到那一部纪录片介绍时,也是非常惊讶的。
  在没有机械加持的时代,完全靠人工造出如此大型的船舶,真是难以想象。
  眼下,在见到缩小版航空母舰的实物时,顾瑾感到非常震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