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3 / 4)
欢喜却是因为,要委以重任了,这是好事。
说明那老官家对他越发倚重信任,这是在试炼他,要让他更多参与朝廷大事。
她当然希望他赶紧掌权起来,到时候手握重权,威风八面,她也可以狐假虎威,拳打宋家小娘子,脚踢陈宛儿,总之要抖擞起来。
当下希锦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阿畴,哭唧唧地回家。
不过回到家后,她抹了泪,顿时变了面孔,欢喜得简直要蹦起来。
宫里头的莫妃竟然给她送来了好多礼物,并给芒儿送了金元宝并吉祥金锁等,还特意传话,说是有时间请她进宫过去陪她说说话。
闻弦知雅意,希锦自然明白,这莫妃其实是个无实权的,如今自己已经是储君妇,莫妃便想和自己多亲近了。
——其实以前她也在设法和自己亲近,以后仿佛更要亲近了。
希锦便喜欢得要命,心想自己这清明之行,可算是捞着了,虽虚惊一场,但在皇上那里自己立功了,而自己阿畴也有了好表现,可以趁机执掌一些权柄,总之一切都好!
她开始筹谋着她的铺子,她的六重纬还是要卖,不卖是不行的,不然总觉得差一口气。
还有那些瓷器,也得趁机卖了。
现在大昭和那些外国谈成了,要通商了,她那些瓷器的价格很可能要涨钱,正好趁机大卖,如果可以,应该让舅舅再多烧制一些瓷器给自己。
她这么计划着时,阿畴却匆忙又回来了。
希锦也是惊讶:“嗯?”
阿畴:“我要出一趟远门,估计得一段日子才能回来。”
希锦听了,那欢喜凝住,担心地看着阿畴:“要事,什么要事,该不会和那摩尼教有关吧?
阿畴也是意外,他意外于希锦的敏感。
他看着她那担忧的样子,意识到她其实很挂心这些。
于是他轻笑了下,道:“和摩尼教没关系,这次是要过去岭南。”
希锦略松了口气,她很快想到:“是为了那几个外国通商的事?”
阿畴颔首:“是,官家的意思是,要让那几个海外小国都成为我们的番国,不过不纳贡,只通商,至于如何通商还有待商榷,所以我这次要过去一趟岭南,要考察沿海各州府民情,同时可能要重整三路市舶司。”
希锦:“重整三路市舶司?”
对于这些,她自然很容易上心。
以前做生意最先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些,这是寻常商贾最怕的官府衙门了。
阿畴:“是,其实上次我回去汝城接你们,一是为了接你们,二也是为了重新考察各地税务,梳理市易司之税政,我回来后,也向官家递交了奏章,是有心要大改,不过遇到一些阻力。”
他顿了顿,将这块略过不提:“恰好赶上了这次各番国过来大昭,官家又首肯了,愿意将他们纳入藩属国,如此一来,官家想法也变了,如今北狄盘踞北方一代,已为大患,阻我北去之路,而岭南广府为可以通海上夷国,以后干脆就开洋裕国好了。”
希锦听明白了,因为现在大昭要想和外国通商,北去的丝绸之路已经被北狄给阻挡了,要想通商,只能走广府或者泉州一代,往那些夷国而去了。
这倒是不失一个办法。
正因为这样,所以官家才特意派了自己的皇太孙委以重任,去重整岭南一代海路税务。
她想起自己往常听到的种种:“万一开了海道,那些税钱若是流落到他人手中,朝廷得不到几分钱,那就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返回顶部↑
说明那老官家对他越发倚重信任,这是在试炼他,要让他更多参与朝廷大事。
她当然希望他赶紧掌权起来,到时候手握重权,威风八面,她也可以狐假虎威,拳打宋家小娘子,脚踢陈宛儿,总之要抖擞起来。
当下希锦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阿畴,哭唧唧地回家。
不过回到家后,她抹了泪,顿时变了面孔,欢喜得简直要蹦起来。
宫里头的莫妃竟然给她送来了好多礼物,并给芒儿送了金元宝并吉祥金锁等,还特意传话,说是有时间请她进宫过去陪她说说话。
闻弦知雅意,希锦自然明白,这莫妃其实是个无实权的,如今自己已经是储君妇,莫妃便想和自己多亲近了。
——其实以前她也在设法和自己亲近,以后仿佛更要亲近了。
希锦便喜欢得要命,心想自己这清明之行,可算是捞着了,虽虚惊一场,但在皇上那里自己立功了,而自己阿畴也有了好表现,可以趁机执掌一些权柄,总之一切都好!
她开始筹谋着她的铺子,她的六重纬还是要卖,不卖是不行的,不然总觉得差一口气。
还有那些瓷器,也得趁机卖了。
现在大昭和那些外国谈成了,要通商了,她那些瓷器的价格很可能要涨钱,正好趁机大卖,如果可以,应该让舅舅再多烧制一些瓷器给自己。
她这么计划着时,阿畴却匆忙又回来了。
希锦也是惊讶:“嗯?”
阿畴:“我要出一趟远门,估计得一段日子才能回来。”
希锦听了,那欢喜凝住,担心地看着阿畴:“要事,什么要事,该不会和那摩尼教有关吧?
阿畴也是意外,他意外于希锦的敏感。
他看着她那担忧的样子,意识到她其实很挂心这些。
于是他轻笑了下,道:“和摩尼教没关系,这次是要过去岭南。”
希锦略松了口气,她很快想到:“是为了那几个外国通商的事?”
阿畴颔首:“是,官家的意思是,要让那几个海外小国都成为我们的番国,不过不纳贡,只通商,至于如何通商还有待商榷,所以我这次要过去一趟岭南,要考察沿海各州府民情,同时可能要重整三路市舶司。”
希锦:“重整三路市舶司?”
对于这些,她自然很容易上心。
以前做生意最先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些,这是寻常商贾最怕的官府衙门了。
阿畴:“是,其实上次我回去汝城接你们,一是为了接你们,二也是为了重新考察各地税务,梳理市易司之税政,我回来后,也向官家递交了奏章,是有心要大改,不过遇到一些阻力。”
他顿了顿,将这块略过不提:“恰好赶上了这次各番国过来大昭,官家又首肯了,愿意将他们纳入藩属国,如此一来,官家想法也变了,如今北狄盘踞北方一代,已为大患,阻我北去之路,而岭南广府为可以通海上夷国,以后干脆就开洋裕国好了。”
希锦听明白了,因为现在大昭要想和外国通商,北去的丝绸之路已经被北狄给阻挡了,要想通商,只能走广府或者泉州一代,往那些夷国而去了。
这倒是不失一个办法。
正因为这样,所以官家才特意派了自己的皇太孙委以重任,去重整岭南一代海路税务。
她想起自己往常听到的种种:“万一开了海道,那些税钱若是流落到他人手中,朝廷得不到几分钱,那就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