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韬晦(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广再也忍耐不住:“高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我还会有异心吗?你分明是在挑拨我与父皇的关系。”
  “千岁此言差矣,为臣之意是王爷一人掌管五十万大军过于劳累。”高俊转对文帝奏曰,“万岁,秦王业已十六岁,将及成年,亦当让他历练一下。”
  高俊一番话,倒是把文帝提醒,虽说杨广可信,但军权过于集中,历来为用人大忌。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文帝不觉接受了高俊建议:“高卿所言有理,着加封秦王杨俊为副元帅,协助晋王参赞军机,调度人马。”
  对此决定,杨广当然不喜,但他并不表现出来。回到府中,对宇文述提起此事,则是咬牙切齿:“高俊那厮,本王早晚要他好瞧!”
  “千岁莫要动怒,如今兵权在手,就是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宇文述低声说,“但从秦王随征之事来看,万岁对你仍有戒心,高俊的态度也不只一人独有,群臣中焉知有多少人其观点与之相同。因此,仍需认真筹划。”
  “依你之见呢?”
  “欲成大事,非有权臣呼应不可。而遍观我朝,能左右万岁决断的,只有杨素一人。”
  “杨素官高极品,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才及文武,如能为本王所用,当然求之不得。”但杨广毫无信心,“可是,杨素为人高傲孤僻,独往独来,难以接近,只怕结交不上。”
  “千岁,没有蒸不烂的牛筋,只要火候到,何愁不揭锅。”宇文述顿了一下,“我愿为千岁攻下这个堡垒,只是……”
  杨广何等精明:“有什么条件尽管明言。”
  “千岁要舍得三样东西。”
  “便百种千种也在所不惜。”
  “一要舍得工夫。”宇文述加以解释,“常言说欲速不达。千岁要让我从从容容见机行事,才不致做出夹生饭。”
  “这一点本王明白,我不催促,你也自会着急。”杨广又问,“第二呢?”
  “千岁要舍得财帛,举凡府中金银珍玩,许我随意馈送。”
  “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府中一切,你只管用就是。”
  “这第三嘛……”
  “痛快说嘛。”
  “府中年轻貌美歌姬宫女也要随意供我支配。”
  “怎么,这也要送人?”对此,杨广似乎有所保留。
  “千岁既然舍不得,卑职的想法只得做罢。”
  杨广一狠心:“也好,随你。”
  宇文述一躬到地:“多谢千岁。”
  杨广不解地问:“宇文先生,你为我出谋划策,是我谢你才对。”
  “千岁。”宇文述有些动情,“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得侍王爷左右,深得王爷器重,若无您信任,我便有千般智谋万种才能,也是平民一个。故而,真诚感谢王爷为我提供用武之地。”
  “人生难得知己。宇文先生,他年本王若得遂青云之志,定不吝封侯之赏。”
  “千岁,杨素之事包在卑职身上,敬请恭候佳音。”宇文述信心十足。
  太子府花园,有一座百尺楼。名为百尺,实则三层。它造工精巧,装饰华丽。紧傍楼身有一株合抱粗的银杏树,树高十丈,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绿树红楼,相映成趣。云昭训甚喜此处高爽,杨勇就把这里做了云妃起居室。如今刚一下朝,杨勇就直奔百尺楼而来。
  云妃正凭栏眺盼,张见杨勇归来,难抑喜上眉梢,不禁喊出声:“殿下,你可回来了!让妾妃望穿秋水等得好苦。”
  杨勇三步并做两步跑近楼梯:“爱妃,你真这般想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