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韬晦(3 / 8)
“别说了!”杨坚已沉下脸来,“这种铠甲能上阵杀敌吗?”
“这……”杨勇顿时张口结舌。他没想到文帝如此动怒,“父皇,这是儿臣平时用的,战时上阵自然……”
“我不要听。”杨坚脸色极为难看。在女色问题上,他还不十分介意,但对于俭约,杨坚却特别看重,“你身为太子,一国储君,须知天下来之不易。况且南陈未平,江山未稳,理当励精图治。不说枕戈待旦,也该秣马厉兵,代朕分忧,早成一统。而你竟……竟醉生梦死,骄奢淫逸,不思进取。你太过分,太让朕失望了!”说完,起身就走。
独孤后紧跟着离开,而且火上浇油:“不肖子,焉能托付国事。”
杨勇知道不妙,追上去挽留:“父皇、母后,儿臣还未演练武艺呢。”
“无需再看。”杨坚头也不回。
独孤后去意更坚,帝后不再说话,一声起轿,前呼后拥离开了太子府。闪得杨勇站在府门前呆呆发怔。
晋王府的建筑与太子府相比可就逊色多了。对此,一向崇尚节俭的杨坚也觉看不下去,几次提出要为杨广重修府第。可杨广坚持住在后周时二品官的旧宅院里。其实他也有意更换府邸,只是由于宇文述苦劝,他才强压下这个念头。
独孤后一到晋王府大门前,就掀开轿帘发出感慨:“万岁,你看这未免太不公平了,广儿的府第也太寒酸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可不能偏心呀。”
文帝探出头来:“是呀,应该重新起造一座晋王府。”
大门两个当值的家丁,慌忙对轿跪倒:“万岁、娘娘,待奴才们禀报千岁接驾。”
独孤后问:“晋王现在何处?”
家丁答:“在后园习武。”
文帝传谕:“起轿后园。”
大轿到达后园时,杨广身穿战袍,手执银枪,与宇文述对练,已是汗流浃背。
刘安一声:“圣驾到。”
杨广、宇文述下马,与在场所有人等齐刷刷跪倒。
文帝、独孤后笑吟吟下轿,吩咐众人平身。
文帝故意问:“广儿,既然身为亲王,就该安享富贵,还舞刀弄枪做甚?莫非闷中取乐?”
“父皇,儿臣以为,南陈未平,四夷未服,江山尚未一统。儿臣不该坐享其成,应为父皇分忧,练好武艺,有朝一日领兵打仗,父皇就可免鞍马劳顿之苦。”
杨坚不觉微笑点头,表示赞许。
杨广又说:“儿臣不知父皇、母后驾临,未能到府门恭迎,实是罪过。请圣驾到前厅落座,儿臣再跪拜请罪。”
“我们心血来潮突然驾临,怎能怪你。”独孤后满脸笑容“好吧,到前厅叙话,广儿带路。”
刚出后园门,萧妃匆匆赶来见驾。独孤后拉住她:“别拜了,在自己家中,国礼免叙。”
“谢母后恩典。”萧妃诚惶诚恐地要退到侧后。
独孤后拉住她不松手,上下打量两眼:“你为何这般打扮?”
原来,萧妃的装束根本不像个王妃。半旧衣裙,更无满头珠翠,只有一两件银首饰。
文帝也觉奇怪:“广儿,你晋王府就如此窘迫吗?难道我儿媳身为王妃穿戴就如此寒酸吗?”
萧妃答道:“万岁、娘娘,并非王府没有儿媳穿戴,是晋王千岁一再告诫我们,父皇南征北战与母后打下江山实非容易,连父皇、母后都穿旧龙袍,着旧凤冠,我们为子媳者,更当勉力效仿。晋王还说,俭乃立国之本,绝不能奢侈糜费。”
杨坚不觉频频点头,连连称赞:“说得有理,有理,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好儿媳。” ↑返回顶部↑
“这……”杨勇顿时张口结舌。他没想到文帝如此动怒,“父皇,这是儿臣平时用的,战时上阵自然……”
“我不要听。”杨坚脸色极为难看。在女色问题上,他还不十分介意,但对于俭约,杨坚却特别看重,“你身为太子,一国储君,须知天下来之不易。况且南陈未平,江山未稳,理当励精图治。不说枕戈待旦,也该秣马厉兵,代朕分忧,早成一统。而你竟……竟醉生梦死,骄奢淫逸,不思进取。你太过分,太让朕失望了!”说完,起身就走。
独孤后紧跟着离开,而且火上浇油:“不肖子,焉能托付国事。”
杨勇知道不妙,追上去挽留:“父皇、母后,儿臣还未演练武艺呢。”
“无需再看。”杨坚头也不回。
独孤后去意更坚,帝后不再说话,一声起轿,前呼后拥离开了太子府。闪得杨勇站在府门前呆呆发怔。
晋王府的建筑与太子府相比可就逊色多了。对此,一向崇尚节俭的杨坚也觉看不下去,几次提出要为杨广重修府第。可杨广坚持住在后周时二品官的旧宅院里。其实他也有意更换府邸,只是由于宇文述苦劝,他才强压下这个念头。
独孤后一到晋王府大门前,就掀开轿帘发出感慨:“万岁,你看这未免太不公平了,广儿的府第也太寒酸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可不能偏心呀。”
文帝探出头来:“是呀,应该重新起造一座晋王府。”
大门两个当值的家丁,慌忙对轿跪倒:“万岁、娘娘,待奴才们禀报千岁接驾。”
独孤后问:“晋王现在何处?”
家丁答:“在后园习武。”
文帝传谕:“起轿后园。”
大轿到达后园时,杨广身穿战袍,手执银枪,与宇文述对练,已是汗流浃背。
刘安一声:“圣驾到。”
杨广、宇文述下马,与在场所有人等齐刷刷跪倒。
文帝、独孤后笑吟吟下轿,吩咐众人平身。
文帝故意问:“广儿,既然身为亲王,就该安享富贵,还舞刀弄枪做甚?莫非闷中取乐?”
“父皇,儿臣以为,南陈未平,四夷未服,江山尚未一统。儿臣不该坐享其成,应为父皇分忧,练好武艺,有朝一日领兵打仗,父皇就可免鞍马劳顿之苦。”
杨坚不觉微笑点头,表示赞许。
杨广又说:“儿臣不知父皇、母后驾临,未能到府门恭迎,实是罪过。请圣驾到前厅落座,儿臣再跪拜请罪。”
“我们心血来潮突然驾临,怎能怪你。”独孤后满脸笑容“好吧,到前厅叙话,广儿带路。”
刚出后园门,萧妃匆匆赶来见驾。独孤后拉住她:“别拜了,在自己家中,国礼免叙。”
“谢母后恩典。”萧妃诚惶诚恐地要退到侧后。
独孤后拉住她不松手,上下打量两眼:“你为何这般打扮?”
原来,萧妃的装束根本不像个王妃。半旧衣裙,更无满头珠翠,只有一两件银首饰。
文帝也觉奇怪:“广儿,你晋王府就如此窘迫吗?难道我儿媳身为王妃穿戴就如此寒酸吗?”
萧妃答道:“万岁、娘娘,并非王府没有儿媳穿戴,是晋王千岁一再告诫我们,父皇南征北战与母后打下江山实非容易,连父皇、母后都穿旧龙袍,着旧凤冠,我们为子媳者,更当勉力效仿。晋王还说,俭乃立国之本,绝不能奢侈糜费。”
杨坚不觉频频点头,连连称赞:“说得有理,有理,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好儿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