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乔琳的公司里,漫画部是倒数第一。
  主观的因素也有,但大部分还是客观原因——国内的漫画市场这几年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乔琳他们能靠着平台的补贴和订阅收入做到自负盈亏,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营销部主要的不满还是来自于漫画事业部的选题倾向,毕竟营销部的kpi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实体书籍的出版(做一本赔一本),二是影视动画改编的版权出售(根本卖不掉),第三则是漫画的衍生周边(勉强能做)。
  言情类的作品,人物的区分度不高,没有很好的数据支撑,手办公仔都很难收回成本,雕像更是不用想,多说也就做做立牌,卖卖日历,靠这个挣钱、提升kpi完全是天方夜谭,能赚个吆喝就算超常发挥。幻想类的作品,人物区分度是够了,但造型更复杂,手办公仔的制作成本也会相应地变高,用营销部员工的话来讲就是:
  “也他么赔钱。”
  所以营销部最期待的作品,其实是萌宠类的条漫或四格漫画。
  只要动物怪物的外形足够可爱,哪怕漫画本身扑街,但周边卖起来会轻松很多,实在不行,还能出点表情包,说不定哪天就撞上大运,突然出圈。
  所以其实每个季度的例会,营销部过来参会的员工都抱着相同的目的,发言时旁敲侧击地说上一堆废话,虽然不至于像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那样,弄出一大堆类似“产品赋能”的奇怪单词,但也是云里雾里地绕来绕去,可翻译过来,其实永远都只是这么一句声嘶力竭的呐喊:
  “狗,我们要狗!别他么画人了!”
  会议室内的一众人沉默地坐到下午2点半,李总和消失了整个中午的周主任一起进入会议室。
  员工们见李总进来,连忙一起起身。
  “坐坐坐,一下子全站起来干嘛,吓我一跳。”李总说。
  领导落座后,说了些客套话,感谢编辑们上个季度的付出,也感谢营销部两名员工的出席。
  不知为何,乔琳总觉得李总今天的状态闷闷的,像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
  “乔琳,季度总结做好了?”
  乔琳点头。
  “行,那你先讲吧。”
  之后就全是乔琳的“表演时间”,她打开电脑,把那份做了20几遍的ppt投在会议室的大屏上。
  瞬间百感交集。
  作为这几个月漫画事业部的实际负责人,乔琳对上个季度的工作进行总结,除十周年的漫画联动活动外,也汇总了漫画事业部几个主力作品二季度的数据情况。
  之后就是漫画市场分析,乔琳给出各平台各品类的上新情况,对新作榜上的作品做了大致的分析:题材、制作、所属的公司。
  随后李总象征地询问两名营销部员工的意见:“咱们营销部对市场趋势一直都有精准的判断,我们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讲讲吧。乔琳的分析,你们认为还有那些遗漏的地方?”
  营销部员工给出的回答依旧是希望漫画事业部能扩充作品品类:“除了专注于高概念、强情节的故事外,也可以试着做一些轻量化的,偏日常偏萌系的内容,可以对标市场比较火爆的《非人哉》呀、《有兽焉》呀,做一些类似的企划。”
  简单的讲——狗!我们要狗!
  乔琳说:“是,我们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实际上三季度的一开始,我们可能就会有相应的作品上会。”她把ppt往下翻,着重介绍了正在筹备的四格萌宠漫画。
  几张简单的概念图一出,营销部两名员工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等到乔琳介绍完毕,问两人的意见,他们似乎也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支支吾吾说:
  “啊好,挺好的。我们很支持。”
  随后的会议就轻松很多,被李总叫来挑刺儿的营销部员工彻底与乔琳站在同一阵营,乔琳讲什么都说好,一副生怕她改变主意,不再去做萌宠漫的样子。
  ppt讲完,生怕乔琳“撕票”的营销部员工又当着李总的面夸了她老半天,说她十周年的活动做得很好,营销部的刘总私下里表扬过她好几回。一直到营销部的员工退场,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我们终于有狗啦“的笑容。
  他俩离开后,李总对乔琳说:“还是你有办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