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殷贵妃极为敏锐,她是聪明人,知道自己儿子的本事。
  她更是野心勃勃的女人,说得更直白些,她们是一类人。
  将心比心,换作殷贵妃自己,估计她与福王妃是一样的做法。
  换作文素素自己,她只会做得比福王妃还要狠绝,她要寸草不生!
  文素素道:“眼下好生生的,娘娘,王妃王爷,我们都是一体。”
  瘦猴子知道自己冲动了,缩起脖子蔫答答道:“老大放心,我谁都不会说,只当没听过。”
  文素素从钱袋里捡了颗一两的金锞子给他,“私底下你拿给青书,别的无需多言。”
  瘦猴子接过金锞子藏好,“老大,青书睡了,明早小的拿给他。”
  文素素点了点头,转身回了屋。齐重渊鼾声正酣,她默默看了一会,脱了外衫上床歇息。
  齐重渊忙碌着福王的丧事,文素素如往常那样,往返庄子看春耕,作坊,铺子的买卖。
  文素素并未再有别的举动,除了从济慈院寻了十余个女童到云秀坊学习,由许梨花暂时管着她们外,就是让各间铺子的掌柜,对前来打探铺子买卖的人,无需防备。
  前来打探的人,大多都是京城的官员贵人。周王府的铺子对他们并不设防,还耐心教导。
  福王福王妃在海棠花谢后下了葬,福王的长子被封为郡王,两个儿女封了郡主。
  坊间传闻无数,朝廷已经盖棺定论,那些八卦流言,很快便被新的消息盖了过去。
  开春后,蓟州府与兖州府一起上折子报灾,两个州府大半的地方,一直不曾下雨,干旱严重影响了春耕。折子递到朝廷,意味着这两个州府需要朝廷赈济。
  圣上自福王去世后,精力一直欠佳,灰败的脸色,已经在百官面前无法掩饰。
  朝堂上立储的风声,甚嚣尘上。
  圣寿在六月,秦王体恤朝廷不易,为父分忧,秦王妃将陪嫁的绣庄,悉数当做寿礼,献给了圣上。
  此举一出,京城上下哗然。
  “大齐所有的锦绣布庄,仅仅京城就有五间,淮南道就有三十二间!一间不留,一间都没留!”
  “那可是金山银海,全部拿了出来,奉给了圣上!”
  “奉给圣上,与你我有何干系,人家儿子替父贺寿,送再贵重的礼也与你无关。若是大户人家,还能分给你一个寿桃吃,那可是圣上,你连前去道声喜都没门!”
  “这你就不知了,圣上发了话,锦绣布庄的铺子,悉数拿出来拍卖,由布商去竞买,价高者得。所得银两,归于户部国库,用于赈济灾民,治理河道,边城的军需!”
  “如此说来,秦王真是大善,秦王妃也一样,那是她的嫁妆,夫唱妇随,真正是一对神仙伴侣!”
  “以前秦王府就经常布施,秦王妃曾说过什么来着?哦,我记得了,要是人人都与她那般行善,便是大齐之福。可见秦王府从不作假,是真正的仁慈,念着我们这些穷苦百姓。”
  一时间,民间对秦王的赞颂不绝。除此之外,户部林尚书见到秦王,那张不苟言笑,永远苦巴巴的脸,差点没笑成一朵花。
  户部穷,拆东墙补西墙乃是常事。被拆掉的东墙,既本来要拨付,却被挪走的银两,林尚书快被前来找他要账的官员烦死。
  锦绣布庄归于户部国库之后,至少好一段时日不愁钱财了,林尚书如何能不高兴!
  无论朝臣如何看待秦王,秦王府拿出了金山银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们都得打心底佩服。
  回到京城述职,如愿留在京城的周王妃大哥薛恽,在齐重渊的安排下进了户部做郎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