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4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倒是不吝于表达我个人的立场。”方卓叹了口气,“但确实容易被放大,能顾着总还得顾着美国市场。”
  不管是和朋友们,又或者和影子股东本人的通话,易科的矛盾爆发时刻总是要到第三份临时许可证结束,也就是进入2016年。
  但现在的突发状况让事情变得比较明显,易科如果不愿意放弃与冰芯的合作,真的会面临限制。
  不同于冰芯国际,易科如今仍然是一家具有广泛影响力与超过三千亿市值的公司,届时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可是,bis显然也不会手软。
  易科会不会退让?
  易科应该退让。
  但方总到底退不退让……
  此时已经引起的轩然大波就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私人通话录音的曝光与易科官方表达的态度似乎不太一样。
  易科一直以来的表达就是在积极的解决问题。
  现在的方总……他积极吗?
  他好像是在积极的fuck别人。
  易科需要的不是这种积极啊……
  几乎就在《纽约时报》曝光录音的十分钟之内,多家重磅媒体就纷纷分析,甚至跟着对易科与方总喊话。
  ——“易科到了很危险的时刻,这种时刻来源于它并不科学的管理架构,如果一家公司掌握在疯子的手里,那不管这家公司过去如何伟大,最终只会沦落谷底。”
  ——“方卓疯了!”
  ——“方卓真的疯了!!”
  ——“易科做好失去世界市场的准备了吗?!”
  ——“mars 9会是易科的绝唱!”
  ——“易科因方卓而失去魅力!”
  像是随着一句“fuck u”,世界最好总裁便做了下最败笔的决策,更有媒体明晃晃的呼吁易科董事会解雇易科总裁,就像苹果曾经驱逐乔布斯那样。
  《华尔街日报》先是报道了录音泄露事件,又探寻了bis在易科上面的立场,最后真的探讨了易科驱除创始人的可能性。
  首先需要排除的就是董事会的效果,因为这是被创始人牢牢掌握在手里的,看起来只有美国总裁施罗德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那么,易科的股东会有可能承担这一操作吗?
  过去两年的方卓一直保持着比较规律的减持节奏,目前仍旧持有易科27.6%的股份,再加上一些中资背景的机构,以及……不排除易科掌门人暗地里掌握的股份……
  即便成功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从创立易科到带领它成为全球最佳手机品牌的方卓,他的威望对于能参会的股东又会是什么影响?
  退一步说,对于易科这样发展起来的公司,即便侥幸利用临时股东大会驱除了方卓,深受他影响的管理层不会让局面变得更好。
  再退一步,如果易科与bis的冲突真的无可挽回,是方卓在位还是换人更有利于保护股东的利益?
  《华尔街日报》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股东们既然享受了方卓带领公司发展至今的辉煌,大概也就必须承受他的疯狂所带来的损失。
  而且,想不承受,考虑到他对公司的控制,也不得不承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