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4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早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上海直到这时才洋洋洒洒的飘落了雪花。
  方卓醒来的上午没做别的什么事,只笑眯眯的给大大小小的晚辈发了发红包,然后就在壁炉旁取暖看报,顺便回一回领导和朋友们的短信。
  临近中午时分,他接到了卫哲的拜年电话,当然,拜年只是传统的开场,正题是来自“达达打车”投资人的建议。
  ——别烧了,烧不动了,合并吧。
  打车软件这个市场,从2013年10月烧到2014年上半年,本来战事渐渐平息,结果因为优步闯入中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烧钱补贴。
  也就是说,这个市场已经整整烧了一年半的时间。
  回顾国内的商业竞争,这种时间和规模的烧钱竞争也是创造历史。
  有人简单估算,过去一年半的打车软件市场最少烧掉了300亿,而首先烧掉的就是百度,它把打车业务卖给了优步,随即烧掉的是腾讯,滴滴把一部分股分卖给了快的,基本算是接受阿里的收编。
  现在市场是三家混战,优步、快的、达达。
  相较于达达和快的背后的两个巨头,即便是外来的优步,也有些撑不住这种遥遥无期的市场补贴。
  易科肯定不缺钱,也不缺寻找投资的能力,刚刚上市创造ipo纪录的阿里同样如此,反倒是优步……尽管在全球市场占优,也必须谨慎对待接下来的决策。
  这次的合并推动主力是来自日本的软银集团。
  孙正义是先投了中国的快的,随后又投了达达,仿佛这样的投资不够过瘾,他最后在国外接着投了优步。
  所以,眼见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作为三家的共同股东,他就倡议了更良性的竞争。
  卫哲在把电话打给方总之前已经简单的与idg、申新等股东进行了商议,但是,他们的态度都比较不置可否。
  他觉得,这可能还是得看方总的意思。
  不管达达本身的意愿如何,没有方总点头,合并工作就没法进行。
  “三家合并是怎么个合并法?这不是搞垄断吗?”方卓提了个最近时常听到的词,笑着回应了卫哲。
  “孙正义没有具体的方案,他只是认为现在的竞争对企业不利,所以想撮合降温。”卫哲如实地说道。
  方卓问道:“卫总,你怎么想?”
  卫哲是从阿里的出来的,他负责的工作从来不少见钱,但是像打车软件这样烧钱的领域,也确实头一回见。
  “打车的这个市场确实有些过热,虽然确实是把用户们的使用习惯给培养起来了,但是,这种竞争暂时看不到头,达达内部确实挺头疼的。”卫哲表达了一些意思。
  “看不到头就看不到头呗。”方卓这样说了句。
  卫哲进行转折:“不过,我们内部虽然头疼,但都认为达达肯定不会是三家里第一个倒下的,不管阿里和优步怎么样,我们都有坚持到最后的意志。”
  方卓笑了两声。
  片刻之后,他说道:“我原则上不支持现在搞合并。”
  卫哲等待下文,一般这种“原则上”都会转折的。
  然而,他等了将近二十秒钟,电话另一端始终没动静,这才意识到大概这真是方总的原则。
  “方总认为什么时候是市场局势明朗的时间点?”卫哲只能寻找方总的潜在意思,既然不是“现在搞合并”,那未来或许还是支持的。
  “你觉得,阿里和优步,谁最有可能先放弃?”方卓问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