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第164节(3 / 4)
等到清点完毕,城门口伏案提笔登记的官员看了看下车的晏辞:“所来胥州为何啊?”
晏辞与他一一说了,说自己来投靠亲属。
“亲属?”那官员看了看路牒,又看了看他那两匹漂亮的黑马。
路牒上面大概是没标明投奔何人,于是他又拿起笔:“投靠者何人?”
“秦氏。”
那官员正要往上写,闻言一愣,抬头问道:“哪个秦氏?”
晏辞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收到书信里的内容:“就是,住在南康坊的秦氏。”
他此话一出,那拿笔写字的官员和旁边清点名册的小吏同时愣住了,互相对视了一眼。
然后这拿着笔的官员又皱着眉仔细看了看他的路牒,接着便合上,然后指了指旁边:“既然是秦家的人,以后进出城走那边就可以了。”
晏辞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正门旁边还开了一道城门,比正中这个矮上一些,同样有卫兵把守,只是门外没有排成长龙的队伍。而且进出人员甚少,半天看不到几个,偶尔才有零星马车经过,也不需要掏出路牒,径直进了去。
什么意思?这是有特权?他白排这么长时间了?
晏辞回过头,那官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过去吧。”
他半信半疑地上了车,阿三驱车正要离开,那官员又皱着眉问道:“你也是来投靠的?”
他这次不是对晏辞,是对旁边的卓少游,卓少游忙说明自己是来参加院试的童生。
官员点了点头:“你不能走那边。”
晏辞道:“他与我是一起的,能不能让他跟我一起过去。”
那官员有点为难地看了看他,卓少游忙道:“晏兄,没事的,前面只有几个人了,我排一会儿就好。”
那官员摇了摇头,在卓少游的路牒上写了行字:“去吧去吧。”
只见他又让小吏从旁边拿出来一个单独放在匣子里的章,在路牒上盖了一个官印,接着递给他们:“以后出城门别在这儿排着了。”
“...”
阿三一声低喝,他们的马车便在周围排队的人好奇和不解的目光中,从旁边那没人排队的城门进去了。
进了城门,顾笙方才好奇地问:“夫君,为什么不需要排队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晏辞低头看着手里路牒上的官印,微微蹙眉。
他以前在书里倒是知道,有些州府会给城内身份尊贵的贵族或是影响力大的富户单独开一条便捷的通道,不需要路牒可以随意进出。
原先他只是在晏老爷口中知道这秦家在胥州城内势力不小,并不太了解秦家,没想到还未进城,那些查路牒的官员一听说秦氏这两个字,就主动给他们开vip通道。
晏辞合上路牒,既然如今他已经到了胥州,还是要尽快拜访秦家才是。
第146章
晏辞将路牒合上重新收好,拿出先前晏老爷给他的几封文书,仔细看了看。
其中秦家的来信写着等到了胥州便去府上拜会,只是他初来乍到,一路上风尘仆仆,总不好以这幅样子直接去秦家,况且经历几天的舟车劳顿,他们这行人急需要放下行囊好好休整一番。
他拿出另一封房屋契,这是晏老爷年轻的时候在胥州的一处房宅,据他说十几年前胥州的地段便寸土寸金,如今只会更盛,能在胥州有一处房子的人家生活上已经是处于中等水平。 ↑返回顶部↑
晏辞与他一一说了,说自己来投靠亲属。
“亲属?”那官员看了看路牒,又看了看他那两匹漂亮的黑马。
路牒上面大概是没标明投奔何人,于是他又拿起笔:“投靠者何人?”
“秦氏。”
那官员正要往上写,闻言一愣,抬头问道:“哪个秦氏?”
晏辞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收到书信里的内容:“就是,住在南康坊的秦氏。”
他此话一出,那拿笔写字的官员和旁边清点名册的小吏同时愣住了,互相对视了一眼。
然后这拿着笔的官员又皱着眉仔细看了看他的路牒,接着便合上,然后指了指旁边:“既然是秦家的人,以后进出城走那边就可以了。”
晏辞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正门旁边还开了一道城门,比正中这个矮上一些,同样有卫兵把守,只是门外没有排成长龙的队伍。而且进出人员甚少,半天看不到几个,偶尔才有零星马车经过,也不需要掏出路牒,径直进了去。
什么意思?这是有特权?他白排这么长时间了?
晏辞回过头,那官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过去吧。”
他半信半疑地上了车,阿三驱车正要离开,那官员又皱着眉问道:“你也是来投靠的?”
他这次不是对晏辞,是对旁边的卓少游,卓少游忙说明自己是来参加院试的童生。
官员点了点头:“你不能走那边。”
晏辞道:“他与我是一起的,能不能让他跟我一起过去。”
那官员有点为难地看了看他,卓少游忙道:“晏兄,没事的,前面只有几个人了,我排一会儿就好。”
那官员摇了摇头,在卓少游的路牒上写了行字:“去吧去吧。”
只见他又让小吏从旁边拿出来一个单独放在匣子里的章,在路牒上盖了一个官印,接着递给他们:“以后出城门别在这儿排着了。”
“...”
阿三一声低喝,他们的马车便在周围排队的人好奇和不解的目光中,从旁边那没人排队的城门进去了。
进了城门,顾笙方才好奇地问:“夫君,为什么不需要排队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晏辞低头看着手里路牒上的官印,微微蹙眉。
他以前在书里倒是知道,有些州府会给城内身份尊贵的贵族或是影响力大的富户单独开一条便捷的通道,不需要路牒可以随意进出。
原先他只是在晏老爷口中知道这秦家在胥州城内势力不小,并不太了解秦家,没想到还未进城,那些查路牒的官员一听说秦氏这两个字,就主动给他们开vip通道。
晏辞合上路牒,既然如今他已经到了胥州,还是要尽快拜访秦家才是。
第146章
晏辞将路牒合上重新收好,拿出先前晏老爷给他的几封文书,仔细看了看。
其中秦家的来信写着等到了胥州便去府上拜会,只是他初来乍到,一路上风尘仆仆,总不好以这幅样子直接去秦家,况且经历几天的舟车劳顿,他们这行人急需要放下行囊好好休整一番。
他拿出另一封房屋契,这是晏老爷年轻的时候在胥州的一处房宅,据他说十几年前胥州的地段便寸土寸金,如今只会更盛,能在胥州有一处房子的人家生活上已经是处于中等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