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猫和老虎(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年们对叶流觞这个说法十分不赞同,当闲人也不是完全不问世事吧?不过他们并没有刨根问底,这是什长的私事。如今的他们不仅本事见长,也更懂人情世故了。
  大伙在田野间巡视一圈,在此过程中他们看到许多奋力挑水的农夫,这里只有一条河可以灌溉,也没有修渠,农业用水竟然只能靠人力,不说效果如何,这个效率就已经低的令人发指了。叶流觞认为必须把水渠修建提上日程。
  想到修渠,她又联想到吴姐做的混合土,算算日子,水渠也差不多到了竣工的时候,也不知道在去草原前能不能看到,又或者从草原回来才能看到了。
  “这人还是得从地里走出来,不然站在地里一辈子,最后当个饿死鬼。当兵至少还能当个饱死鬼。”张三皱眉,种地的麻木生活如今的他已然无法忍受。
  “也不要这么说,若没有这些人站在地里,即便你有通天本事,也换不来吃的,社会运转需要有人站在地里。”叶流觞说。
  “可这也太亏了……”张三摇了摇头,想说什么,却没了言语,他也不是不懂,若所有人都不种地,即便皇帝也不会有粮食吃。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你们出身贫寒,该最清楚一个农夫干到死也就只能种出那点粮食,若你们以后拜官进爵,切记莫要铺张浪费,不然粮食终归是不够的。”
  “……是这个道理。”
  “除外你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去想法子变出更多粮食,而不是借身份搜刮民脂民膏,若不把产量提上去,总有比你们更尊贵的人,届时你们将成为今日看到的‘农夫’。”
  “是,什长教训的是,我们知晓了。”少年们正色起来,在他们心里两位长官比夫子,甚至比皇帝还要来的学识渊博。
  午时时分,少年们在村长家落座用膳。
  叶流觞和柳无依则来到河边巡视,想办法引水。
  仔细勘察过这片地形,这里仅有一条不大的河,四月已经是水位不错的时候,但流量也不大,到了旱季只会更差。河床的地势比农田低的多,水往低处流,也难怪村民只能挑水灌溉。
  “流觞,河床地势太低了,即便有能力挖渠也难以获取足够的灌溉用水。”听吴姐说挖渠的事多了柳无依也懂了一些水利知识,挖渠很考究地势,地下水的水位越低挖渠难度越大,引水量也越差,而站在河边眺望村庄的农田,竟然还要仰头!
  “看样子把水运到天上才能流到田里了。”叶流觞蹲下来,试探了下水流,冲劲还行,她灵机一动:“对了,江南一带不是兴修水车吗?只要我们把水车修的高一些,储水的装置架的更高,那不就可以让水自然的流到田里吗?”
  柳无依立刻就白了叶流觞一眼。
  “你作甚?这法子我觉得不错。”叶流觞不服气道。
  “你打算修多高?修塔台吗?哪怕修起来,你用什么运输,竹筒还是又烧陶?架起来‘天线’一般输送到田里吗?”柳无依很不客气的打消叶流觞的异想天开:“这里是边关,常年风沙四起,一个沙尘暴就把你这些‘天线’刮走了。”
  叶流觞恍然大悟,她悻悻的挠了挠鼻翼,好像真的异想天开了。平原地区好用的法子到了边关不一定好用,说到底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好不容易有了点头绪眨眼间就否决了,思绪又一次回归原点,一点头绪都没有。
  二人准备回去的时候,李安走了过来。
  “什长和课长怎么还在这里,我们都快用完午膳了。”李安来到两位长官面前,看到叶流觞的时候想到姊妹们刚刚说的事儿,神色有些不自然了。刚刚她们都看过叶流觞的封地,对自己目前的产业有了一定认知,有了物质的基础人的精神需求就会增长。
  “我们也完事儿了,这就回去了。”叶流觞站起来,拍了拍手上和腿上的泥巴。
  一同到村长家落座,路上柳无依侧过头,正巧看到李安脸上的踟蹰,似乎有心事,想到日前她们的决定,她推了推叶流觞。
  叶流觞明白过来。
  “咳咳,小李呀。”
  李安正想着事差点吓了一大跳,急忙道:“什长!”
  “你看呀,现在将士们都已经封爵了,你以后可有打算?”叶流觞委婉道。
  “哦,姊妹们刚刚才说了此事呢,我们商量着为家里置些地,我也如他们一般,留了一部分银子傍身,大部分都置地了。”
  李安是什中仅次于叶流觞的爵位,她的财产很可观,除了赏赐的食邑,赏银也有不少,不过庄稼人出身的她不懂经营,所以大部分都用来置地了。而且有了这份保障,她认为她和叶流觞的差距又缩短了——毕竟曾经的她空有一身力气,还得在叶流觞手下培养,现在她已经是仅次于叶流觞的新爵,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就算今后叶流觞打算辞官回家,她也有条件跟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