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现在有这样的资本了。
  不服也给憋着。
  其中,北方关外的蛮夷,也不止一次通过鸿鸬寺传递交好的信号,也对粮种表现出了渴求。
  祁秋年说得没错。
  他带来的三种粮食,是捂不住的,迟早会被偷走。
  就像是玉米,晒干的玉米粒就是种子,红薯,更是一根藤蔓,只要没有完全枯死,就有重新扎根的可能性,土豆也是,一块发芽的土豆,一个芽点切成块,也能当作种子。
  如果被偷走,到时候便失去了价值。
  现如今,他们却掌握了主动权,把粮种拿去交换好处。
  至于现在肯定有国家已经偷偷拿到粮种了,这不重要。
  那些国家现在都害怕得罪大晋,暂时不敢轻易种植,至少是不敢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推广,但如果不推广,便没有了高产量的价值。
  所以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才能种植推广。
  如今,就是个好机会,那些周边小国,光明正大付出一点东西,就能得到种子。
  为了避免李国公和晏云耀起疑心,索性这次干脆一起谈判了。
  北方边境的谈判,老皇帝一道圣旨发下去,让祁秋年全权负责。
  祁秋年和晏云澈收到圣旨之后,当天就收拾包袱出发了。
  连带着,把在学校乐不思蜀的三个半大孩子也拖走了。
  随行的,有陛下派来的亲兵,身边伺候的仆从,也暗中换成了高手。
  虽然这点儿人数在李家军面前如同蜉蝣撼树,但祁秋年也自有妙计。
  第143章 气人
  被薅上马车的三个半大孩子,有点儿懵圈儿。
  “祁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祁秋年笑他,“怎么?在学校乐不思蜀了?”
  晏承安嘿嘿两声,“学校确实很有意思,有了汉语拼音,以后的蒙童,要学识字就简单多了,二十多个字符,根据声调,能组合成所有字的读音。”
  孙礼和周武也跟着,说那个阿拉伯数字,还有乘法表,都特别有意思。
  只要背熟了,日常简单运用的算学,都是完全可以心算出来的。
  祁秋年嗯了一声,“那你们觉得,这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晏承安举手,当即表决,“祁哥,我觉得很好,特别好,如果能推广,百姓们的识字率一定会提高许多,说不定,要不了多少年,还能实现全民脱盲呢。”
  孙礼和周武倒是停顿了一下,才举手表决,他们也觉得这个是值得推广的。
  祁秋年能理解他们的停顿,他们都来自世家,朝中也有身居要位的长辈。
  而世家,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