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飞扬年代 第189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际上这一工作在去年,也就是1975年就已经着手展开了。
  因为一些原因,当时国内总兵员达到630万人,随着西南和南方的威胁消失,削减冗余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步的目标是削减20%兵员,将总兵员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并在减少人数的情况下,增加武器的技术水平,加强单位建制的火力密度。
  因为经济形势乐观,这次裁剪兵员并没有遇到阻力,从部队出来的一百多万人,很快就被各地工厂消化了。
  这个年代,部队出来的都是香饽饽,不仅纪律性强,思想觉悟高,学习能力强,往往还有一技之长。
  原本计划,这次之后,兵员人数会在500万人的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
  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随着东风-5的试射成功,削减兵员再次被提出来。
  不过不同于之前,这次的分歧比较大。
  毕竟刚裁了130万,还要继续裁,是否有必要?会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再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速联人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杜飞在四月中旬登上了前往速联的飞机,作为特别代表参加乌里扬诺夫同志诞辰107周年的纪念活动。
  第1443章 地方藩镇化
  这次让杜飞作为特别代表前往莫思科,是经过周全考虑的结果。
  杜飞的身份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不完全是官方的,却有很大的影响力。
  另外,因为那条从婆罗洲起始的航线,令杜飞与莫思科的一些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
  这一次杜飞前往莫思科带着很重要的使命,试探速联方面是否存在削减远东军力的可能性。
  随着花果在洲际导弹上的突破,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威慑能力。
  这令花果更希望削减一部分防御开销,用在经济建设上。
  但这个意愿必须获得莫思科方面的回应,否则双方属于麻杆打狼两头怕。
  除此之外,杜飞还想近距离看看速联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在他穿越前的世界,距离苏东事变不到十五年了。
  大厦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也不是一天腐朽的,如果真烂到了根子里,现在就能看出端倪了。
  到了现在,因为杜飞出现造成的改变,许多事情已经不能生搬硬套穿越前的经验和结果。
  对于许多问题,杜飞要得出结论,必须要比以前更小心慎重。
  杜飞坐在最新改装的k-8客机上,因为内部的隔音装修,外加特定的背影音乐,抵消飞机发动机带来的震动,令这架k-8客机的舒适性提高了一大截。
  这个效果就连杜飞都没想到。
  后来一打听,这块工作的负责人,他才恍然大悟。
  这位姓吴的工程师祖上居然是内务府当差的,专门给皇上服务的,做事自带精益求精,而且服务精神特别强。
  这种杜飞也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反正这位在掌握可相关的理工科知识之后,全部热情都用在客机的消音降噪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