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显宗只觉自己陷入两难之境,他在朝中任职工部侍郎,工部负责大燕营造土木修建以及水利兴造等事,太子负责的水库堤坝,他自然参与其中,出事后太子便怀疑是他暗中动了手脚,属实是冤枉。
  结果,这茬事尚未理清,康王这边又爆出科举舞弊案,他一个工部侍郎手伸不到科举上面去,可他的嫡女是康王未过门的妻子,也不知会不会被迁扯。
  转瞬,想到顾明哲今年春闱榜上无名,原本心有郁郁,如今倒莫名松了口气。
  顾显宗看着自己愁白的头发,富贵险中求,果然不是那么好求的。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写个折子上表忠心。
  可能无用,但聊胜于无。
  就在顾显宗提笔斟酌词句时,管家白着脸匆忙跑进书房,气喘吁吁道:“老爷,大姑娘出事了。”
  “什么!”顾显宗惊得手一抖,宣纸上顿时划出一道浓稠的墨迹,他急问,“究竟出了何事?”
  管家回道:“老奴也不清楚,来的是宫里的人,上来就将大姑娘抓走了。”
  顾显宗惊道:“夫人呢?”
  “同三姑娘在大门口。”
  等顾显宗赶过去,早已没了宫里人的影子,只看见施氏和顾桑站在门外,施氏心急如焚满脸忧虑,顾桑则替她抚背顺气,轻声细语地劝着什么。
  顾显宗上前问道:“夫人,宫里的人可有说什么?”
  施氏狠狠地瞪了一眼顾显宗,心知不是同他置气之时,焦躁道:“什么都没说,带走九卿的是陛下身边的御林军,口风颇紧,拿银子贿赂都不好使。”
  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才让人着急心慌。
  顾桑大概知道缘由,可又不能说。
  肯定跟那则百业经有关,顾九卿明知经书有问题,依旧将计就计,定是有他的打算。
  顾显宗也毫无头绪,耐着性子安抚了施氏几句,便吩咐人套上马车:“我去向相熟的同僚打探一下消息,你也别闲着,派人跟熟识的官眷贵人们打探打探,也不知道是不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顾显宗寻思着,朝堂上的事应当不至于牵扯到顾九卿头上。
  施氏没有反驳。
  两人奔走大半日,总算有了一点眉目。
  原来是宫里的太后出事了,昏迷不醒。
  据说太后晕倒前,太子妃曾进献过一则佛经,而后没过多久,魏文帝便下令将顾九卿抓入天牢。虽不知佛经里有何门道,但太子妃去静安寺礼佛散心的事不是什么秘密,一查便知。
  那几日,顾九卿也在静安寺。
  施氏一回府就让人将顾桑叫了过来,仔细问她关于太子妃在静安寺的事。既然,顾显宗和施氏查到这里,她再隐瞒着就没甚意思,便如实说了。
  顾桑状若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父亲,母亲,莫不是太子妃让大姐姐抄写的佛经有问题?”
  一则《百业经》就让太后晕倒,可能吗?
  顾桑一直没有想通这个问题。
  顾显宗和施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慌之意,施氏强稳心神,对顾桑道:“桑桑,天色不早了,你也为你大姐姐担惊受怕了一天,回去歇着罢。”
  “是。”顾桑垂了垂眸,乖巧应道,“大姐姐吉人自有天相,必定会逢凶化吉。父亲和母亲,也要保重身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