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第4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年的守孝让他心境平和不少,虽然遗憾有极大可能无法回到国子监,但有祖父余荫,想必不会太差。
  说到启蒙,席乐安表示有话说:“上个月我家夫人教雪姐儿识字,真真是笑料百出......”
  一人说三人听,期间还夹杂着三位父亲的教育经。
  韩榆自斟自饮,偶尔应和两句,很是悠然自得。
  子夜时分,四人喝得微醺,各自回房歇下。
  半月后,沈华灿的任命下来。
  从三品,国子监祭酒。
  沈华灿收到任命文书,愣怔良久,看向前来庆贺他高升的韩榆:“......是你?”
  韩榆面色如常:“灿哥儿何出此言?我可是最最最大公无私的吏部尚书,绝不会为了友人徇私。”
  只是恰好上一任祭酒锒铛入狱,又恰好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师公在国子监耕耘多年,耗费他诸多心血,合该孙承祖业,让混乱无秩序的国子监恢复它原本的模样。
  韩榆往嘴里丢了瓣橘子,酸得倒吸凉气:“哈——”
  席乐安笑得前仰后合,可劲儿地取笑韩榆。
  沈华灿也笑,眼睛却悄然湿润。
  -
  时光飞逝,夏去秋来,又是四年一度的皇家
  秋猎。
  上次秋猎,韩榆以三品府尹的身份参加,转眼至今,已是二品尚书。
  他站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俯视曾经中伤他、轻视他的人。
  可以直白地说,吏部已经成为韩榆的一言堂,上下官员无不畏惧他。
  阮景璋被罢官后,吏部官员将这视为韩榆排除异己的手段,对他避之如虎蛇,“索命判官”的名头愈发响亮了。
  他们不仅在内部这样称呼,同其他部门的人提及韩榆,说到激动之处,这个诨名脱口而出。
  大家对此感到迷惑:“为何称他为索命判官?”
  吏部官员正因为说错话而懊恼不已,闻言便解释说:“因为惹了他的,无一不下了阴曹地府。”
  细数曾经和韩榆有过龃龉的人,除去位高权重的,譬如安王、前平昌伯今阮老爷,前吏部侍郎今阮公子......其他人还活着的寥寥无几。
  众人:“!!!”
  细思极恐,韩榆的可怕之处便凸显出来。
  一来二去,吏部尚书的“索命判官”之名愈发喧嚣尘上。
  从韩松口中得知此事的韩榆:“......”
  就很离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