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第410节(2 / 4)
韩松在同僚的盯视下仍旧保持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只嘴角的弧度泄露出他心底的愉悦。
“既然审核完毕,本官便呈到御前了。”
众人应声。
乔侍郎将薄薄一本的账册交给韩松,想到账册上来自云远府的那个极为漂亮的数字,不由咂舌:“尚书大人,令弟当真手段不凡。”
他在户部干了几十年,深知云远府往年的税收情况,毫无意外每年都是垫底的那个。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韩榆。
就好比把一个濒死之人从死亡线拉回来,过程中耗费的心血不言而喻。
云远府那样的混乱不堪,能在短短三年内一跃成为仅次于越京的存在,可想而知韩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再结合这几年有关韩榆的传言,乔侍郎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韩松带着账册前往御书房,又看了一遍账册上的数字。
这是一个有关起死回生的奇迹。
而这份奇迹的创造者,是韩榆。
年轻尚书的眼中盛满了愉悦,脚步也很轻快。
御书房外,韩松遇见同样来呈交年底考绩结果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已过花甲之年,抱着册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见韩松出现,他点头示意:“韩大人。”
韩松回礼
,维持他沉默寡言的人设,安静站在一旁,等通传的内侍出来。
隔着厚重的门帘,依稀有娇笑传出。
很显然,他们来得不是时候。
永庆帝有佳人在侧,怕是无心理会他二人。
韩松和吏部尚书早已对永庆帝的荒唐司空见惯,这会儿面不改色地低声交谈。
吏部尚书一脸唏嘘:“韩大人当真有架海擎天的本事。”
当然,此韩大人非彼韩大人。
韩松只怔了下,就明白吏部尚书口中的韩大人是谁:“大人何出此言?”
吏部尚书款款道来:“今年云远府出了个小三元和解元,官员的年底考绩十之八.九都得了‘优’。”
早年间,云远府官员尸位素餐,统统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没人愿意去以混乱著称的云远府任职,吏部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心地给他们的年底考绩打了个“中”,而非不合格。
今年云远府这样多的官员得了“优”,委实出乎吏部尚书的意料。
联系韩榆这三年在云远府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返回顶部↑
“既然审核完毕,本官便呈到御前了。”
众人应声。
乔侍郎将薄薄一本的账册交给韩松,想到账册上来自云远府的那个极为漂亮的数字,不由咂舌:“尚书大人,令弟当真手段不凡。”
他在户部干了几十年,深知云远府往年的税收情况,毫无意外每年都是垫底的那个。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韩榆。
就好比把一个濒死之人从死亡线拉回来,过程中耗费的心血不言而喻。
云远府那样的混乱不堪,能在短短三年内一跃成为仅次于越京的存在,可想而知韩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再结合这几年有关韩榆的传言,乔侍郎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韩松带着账册前往御书房,又看了一遍账册上的数字。
这是一个有关起死回生的奇迹。
而这份奇迹的创造者,是韩榆。
年轻尚书的眼中盛满了愉悦,脚步也很轻快。
御书房外,韩松遇见同样来呈交年底考绩结果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已过花甲之年,抱着册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见韩松出现,他点头示意:“韩大人。”
韩松回礼
,维持他沉默寡言的人设,安静站在一旁,等通传的内侍出来。
隔着厚重的门帘,依稀有娇笑传出。
很显然,他们来得不是时候。
永庆帝有佳人在侧,怕是无心理会他二人。
韩松和吏部尚书早已对永庆帝的荒唐司空见惯,这会儿面不改色地低声交谈。
吏部尚书一脸唏嘘:“韩大人当真有架海擎天的本事。”
当然,此韩大人非彼韩大人。
韩松只怔了下,就明白吏部尚书口中的韩大人是谁:“大人何出此言?”
吏部尚书款款道来:“今年云远府出了个小三元和解元,官员的年底考绩十之八.九都得了‘优’。”
早年间,云远府官员尸位素餐,统统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没人愿意去以混乱著称的云远府任职,吏部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心地给他们的年底考绩打了个“中”,而非不合格。
今年云远府这样多的官员得了“优”,委实出乎吏部尚书的意料。
联系韩榆这三年在云远府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