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年代剧冤种大嫂后 第2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母也头疼,直到今天再次见到江南,她豁然开朗:小南,不也离婚了吗?
  而且知根知底,年纪正合适!
  所以她多找李旭问了几句,弄清江南的近况后,明天好找李旭妈问问江南有没有相亲的意愿。
  次日,江大姑忽被赵母偷偷摸摸喊出门,又问她觉得赵瑞人怎么样,和江南配不配时,人都懵了。
  她虽然经常上媒婆那里打听情况,却从没将赵瑞列入过备选,毕竟邻居几十年,赵瑞从小带着她家三儿玩,两人跟亲兄弟似的,人太熟了,自然被她过滤掉了。
  不过仔细想想,赵瑞确实不错,人生得好长得高大,干活、挣钱都是一把好手,离婚也在全村人眼皮子底下,虽然闹了笑话,但断得干净,最重要的是他有孩子!
  江大姑自从昨天知道江南不能生后,这个心就没放下去过。
  一心想着给江南找对象得找个有孩子,这样婆家才不会因为她的身体原因挑剔她,日子也能过得顺心。
  赵瑞不正合适吗?
  而且赵母早就不下地了,人也勤快,如果小南和赵瑞真成了,她不用带孩子,正好去上学。
  但也有问题……
  江大姑迟疑道,“如果我家小南考上了大学,那她得去上学,长时间不在家,你家怕是受不了。”
  赵母听了也犹豫,但又看好江南,所以道,“咱们各自回家,问问孩子的意见再说。”
  第22章
  江大姑跟江南说这事儿的时候, 她正在研究从邮局购买的各类期刊杂志的文风。
  今年三月底稿费制度恢复,停滞十年的各类期刊杂志陆续复刊,又兼随着大批知识分子平反、第一届大学生入学, 诗歌、十年革命的伤痕文学渐渐兴起, 文坛百花齐放,方兴未艾。
  大学虽有补贴,但大部分在饭菜伙食上, 现金并不多,江南自身花销少, 却要支付程皓的抚养费, 不能四年坐吃山空, 便想着投稿试一试。
  她打算以旁观者的角度将原主从蒙昧到艰难求学的过程写下来,既想通过这些内容让人记住原主,也想鼓励更多处于同样困境的女孩子们坚持求学,改变命运。
  陡然听见江大姑咨询她的意见,江南大脑都当机了。
  谁?赵瑞?
  那可是陆笑笑的未来公公, 她将要从陆笑笑的“刻薄”前舅妈,变成她未来的“恶毒”后婆婆预备役了吗?
  江南觉得不可行,远离剧情人物保安宁!
  江大姑可不知她的想法, 还在给她分析赵瑞的各种好处, “……赵瑞虽然在村里,没正经工作, 但挣的可不比城里人少。
  就说咱们家那二分地西红柿, 两个月出头就挣了小三十, 虽说听着不是什么大钱, 但是家里出的力少啊,八.九天浇一次水、施过两三次肥, 最麻烦也就是从山上砍细竹回来立架子固定树苗。我原本还愁卖不出去烂地里,没想到,赵瑞带着三儿,转头就七分钱一斤卖给了单位食堂……
  那可是七分钱,比青菜萝卜贵三倍还多,我都担心他们被逮起来!”
  江南的思绪逐渐被江大姑带歪,怎么可能卖给单位食堂呢?这年头公家单位不允许向私人采购的。
  又想想赵瑞和李旭轻而易举拿到的丛书和大纲,应该是有别的渠道,江南没戳破他们。
  只听江大姑话不停,说道,“这还只是小头,三儿每年给我三百块钱,手里还剩不少,说是赵瑞带他赚的,那赵瑞赚的肯定更多,而且赵家人口简单,离咱家又近,如果你受了委屈只管往家里来,大姑就能帮你打上门去,不像前头那家,白白委屈两三年……”
  “大姑!”江南听江大姑逐渐跑题,无奈打断她,笑道,“无论这人怎么好,我都跟您前头介绍那位军人时一样的态度,不合适!”
  见江大姑还想说什么,江南急忙按住她,“您想想谁家愿意媳妇一年里十个月不着家,如果我假期再有点儿事回不来,那可是一年接一年见不着面,等以后分配了工作不在本地,更是两地分居,那这婚结了跟没结一样,人家能愿意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